多些“创客”,少些“看客”
近期,一段黑龙江亚布力阳光度假村董事长毛振华“雪地陈情”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毛振华对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有关工作提出质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事件高热度背后,既显示出人们对东北振兴的无限期待,又体现出人们对东北地区加快优化营商环境的迫切愿望。虽然营商环境问题不仅在东北存在,在全国各地也一定程度存在,但现阶段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在这一方面的确存在较大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东北振兴,加速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必须越过的槛。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依旧处于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重要阶段,加快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是当务之急。近年来,东北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快东北振兴的一系列意见措施,在加快解放思想和改变经济结构单一问题的同时,也通过简政放权、软环境建设、组建民营企业家商会等措施在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一些地方民营企业比例和域外投资数量得到了一定提升。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JQK”现象(招商引资时先用“空头支票”把企业“勾住”“圈起来”再“揩油”)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问题还较为突出,民营企业家的权益保障还有诸多短板,毛振华反映的问题可能不是最后一个。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加快破解这些问题,既是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又是外界需要帮助东北的重要方面。
东北地区曾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板块,其振兴发展,不仅是东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事情,也是全国人民都需要想办法出主意的事情。从黑龙江及时介入调查毛振华提出的问题来看,东北欢迎毛振华这样敢于直言的投资客商,东北也不惧怕尖锐的意见建议,但只直击痛点还远远不够,需要找出医治痛点的良方。
当前,关键问题是要把目的放在解决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等问题上,政府要进一步把优化营商环境的文件和举措落实到真正服务企业上,多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感到在东北投资兴业是幸福的,助力东北加快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地。如果相关问题一件件得到解决,推动地方体制机制完善,东北的营商环境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雪地陈情”也好,仗义执言也罢,都是在为东北振兴建言献策。
每当东北出现一些营商环境的问题,“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经常被提及。然而,不能只是吐吐槽,说一句东北没有希望了就算了。长远来看,要想实现东北振兴,更需要多一些“创客”,少一些“看客”。
所谓“创客”,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创业者,更指的是干事创业的各类人群。东北振兴作为国家战略,需要大批区域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也需要大批区域外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干部和人才来帮助东北实现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革新,推动东北营商环境的改变,推动东北经济结构转变,进而加速推动东北振兴。
一方面,东北振兴,需要更多区域外“创客”前来投资兴业。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足,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这也是发展潜力所在,这为区域外“创客”干事创业提供了较大的事业施展空间。
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干部思想观念和东北地区体制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区域外干部带来先进管理经验,通过一系列制度革新,发挥好鲶鱼效应,加快改变东北干部的“等靠要”思想,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脱胎换骨。中央已经明确让东北三省对接先进地方,这其中就包括干部交流,这样的交流可以步伐再大一些,视野可以再广一些,交流的范围可以再大胆一些。
推动东北振兴千头万绪,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不懈、久久为功。发展民营经济也好,调整经济结构也好,改善营商环境也好,各方在看待东北振兴问题上,都需要多几分建设性,少一些不负责任的指责,多些“创客”少些“看客”。唯有如此,东北振兴才不是梦,也才能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