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节点 展望乡村美好未来
央视网消息: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但是没有哪一时刻像现在这样,为整个乡村发展勾画出了一幅清晰可见、努力可达的美好蓝图。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顺应经济发展阶段,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振兴图画清晰可见。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这不仅是广大农民的美好愿望,更是国富民强的基本体现。站在“三农”的视角,从上世纪70年代末农地制度改革发轫,到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再到以后近30年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城乡间迁移,农民的从业和生活方式、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城镇化水平接近60%、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提出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内容的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恰逢其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性。
首先,绿色发展、文化复兴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模式就已经改变了,注重质量和生态的节约与集约的增长方式得以确立,经济体系绿色发展、生态系统修养生息成为重要的绩效评价指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深入人心。一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重新宣示了乡村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城乡居民之间割不断的血脉亲情,为城乡融合共生找到了根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必然具有更广大的支持力量。
其次,产业重构、消费升级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市场支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基于科技进步和消费导引的产业重构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日益壮大,带来了更为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更为多元的消费需求,其连带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指向了农村,比如城市农产品消费对安全、品质、特色的追求越来越凸显,为高附加值农业的发展打开了市场空间;而休闲和旅游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则为落地农村的产业创新提供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第三,资本流入、新农民群体产生为乡村振兴提供要素支撑。近10年来,工商资本向农业、农村流动的规模在不断加大,主要投资领域包括粮食功能区、现代工业园区、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资本及其带动的各种资源的流入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为农民本地就业提供了机会,同时还为农民工、大学生等各类返乡创业者提供了示范、支撑,使得新农民群体不断壮大起来,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二、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努力可达。
以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全局,是对存在于“三农”领域各种问题的整体回应,体现了执政者的宏阔视野和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但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需要面对和解决比任何领域都要更加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产业而言既需要创新也需要补短,就资源而言既需要挖潜更需要引入。具体来讲,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努力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不平衡,城乡差别带来的城乡矛盾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今后,一是应该就城镇就业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尽快在制度上寻求突破;二是在乡村生活服务体系建设上实施倾斜性公共投入政策,逐步改善乡村生活环境;三是要继续加强引导文化、教育资源向乡村的流动。
其次,要努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产业、联通城市、吸引消费都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做保证。刚刚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展示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可喜成绩,但是也有不同声音提出了对数据的质疑,这说明至少是数据所代表的量和人们所感觉到的质之间还有差距。今后应该特别关注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间的不平衡,努力补齐短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在农业技术服务、农机服务等方面继续提高覆盖范围和工作效率。
第三,要努力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现代农业固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更关键的产业创新则应该是来自现代农业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农业功能多样性的充分发挥以及与之相伴的农村对消费型流动人口的吸引能力。在一二三产融合理念指导下,首先要区分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和机械大农业等不同类型,促进其与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更紧密型产业链的构建,引导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和深加工环节在农村区域内完成,留给农民更多的融入机会;其次要充分发掘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文化元素与乡村生态的结合,在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开拓方面做好文章。
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的第三项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预计即将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在如何落实这一战略方面会有更多更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可以说,中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迎来了最为有利的历史阶段,只要抓住机会,努力奋进,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实现!(作者:河北经贸大学教授 刘东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