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盾”登陆,日本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泥足巨人”三面围城
——析日本部署陆基“宙斯盾”系统
■宫春科 梁帅
海陆两栖:
“宙斯盾”上岸
“宙斯盾”(AEGIS)全称“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主要由探测系统、C3系统、武器系统等部分组成,是美国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武器计划之一——
时间最久,换代最多。从1963年开始研制最初的“基线0”算起,到最新的“基线9”,“宙斯盾”系统迄今共5代9型。自诞生之日起,该系统就一直在不断升级和改进,先后更换过相控阵雷达、警戒雷达、主控计算机等关键设备,所配置的武器也不断更新,每一代在技术指标上都有新的跨越。
效能显著,成熟可靠。自2002年以来,“宙斯盾”系统已经进行了30多次拦截试验,拦截成功率高达90%。“宙斯盾”系统的核心装备是AN/SPY-1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它可监控超过方圆400千米战区内数百批目标,可同时引导导弹攻击1218批目标,从搜索方式转为追踪方式仅需50微秒,就连具有超声速飞行能力的掠海反舰导弹也难逃它的“法眼”。
家族繁盛,应用广泛。目前,共有“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等数十艘美军战舰装备了“宙斯盾”系统。此外,日本的“金刚”级驱逐舰、韩国的“世宗大王”号和“李舜臣”号,以及西班牙和挪威等国部分战舰也装备了该系统。发展出庞大的舰载“宙斯盾”家族后,美国悄悄地将“宙斯盾”从海上搬到了陆地。美国媒体声称,这是“快、好、省”研发武器的典范。
2013年, 陆基“宙斯盾”在夏威夷考爱岛的太平洋靶场“上岸”。那么,海上的“宙斯盾”和岸上的“宙斯盾”有何异同呢?
——甲板室外形结构大同小异。陆基“宙斯盾”与舰载“宙斯盾”结构极为相似,布置在甲板外形的钢筋混凝土四层建筑中。顶层是AN/SPY-1雷达室,第三层是作战信息中心和操作指挥平台,一二层是电源及冷却系统。
——主要武器部件通用。陆基“宙斯盾”垂直发射模块由大名鼎鼎的MK-41垂直热发射系统改进而来,配置的是与海基同一系列的“标准”系列拦截弹。其最新型号“标准-3 Block 2A”飞行速度较上一代提高了60%,拦截高度可达500千米,还可以携带具备太空环境打击能力的动能弹头。
——模块设计创新突破。陆基“宙斯盾”系统的甲板室及其配套设施与垂直发射系统相距5千米,采用遥控操作,并未像海基系统那样紧凑地部署在一个区域。此外,整个陆基“宙斯盾”的载体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运用小型螺栓连接并配备升降缆绳,在美国制造完成后,所有部件被打包,由标准集装箱运到海外部署地,如同拼装乐高积木般组装和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