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所有人,铁人的“职场秘笈”教你如何抉择
都说职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对于职场人来说,懂得一些秘笈能让自己走得更顺利。今天要给大家的秘笈来自铁人王进喜。
这里有4个职场锦囊等你查收!
案例一:你会怎么选?
加班一周,修改了N遍的合同终于定了,可是最后打印出来时,发现文字里多了一个“;”号,现在距离合同上交时限还有2分钟,领导在催,你会:
A.先交差,小瑕疵而已,不仔细看不会被发现。
B.主动和领导说明情况,马上重新修改打印。
有一次, 1205队打的一口油井超过规定斜度0.6度,并不影响使用,但王进喜发现问题后主动向领导作深刻检讨,组织干部、工人背水泥,把那口井填掉了。
有人对他这做法表示抗议,说:填了这口井,就给标杆队的队史写下了耻辱的一页。他说:没有这一页,队史就是假的。这一页不仅要记在队史上,还要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我们要让后人知道,我们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还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案例二:你会怎么选?
单位有外出工作的任务。选择一是去条件较为简陋、工作压力较大的地区;选择二是去条件已经很完善,只需要维持日常工作的地区。初入职场的你,会如何选择?
A.去艰苦地区锻炼自己,这样成长得更快。
B.对情况不熟悉,还是去条件完善的地方最好。
在大庆石油会战期间,由于油田南线的地层压力较大,导致钻井难度大,许多井队都在这里“栽了跟头”。此时已是钻井指挥部生产二大队队长的王进喜带着队伍也在南线打井。
有的工人说:“大队长,我们给你提个意见吧,我们别在南线打井了,倒霉的井都在南线,我们去北线打井吧。”铁人反问他:“你说说为什么南线的井就倒霉呢?”工人回答说:“南线总喷啊。”铁人说:“我们就是要打喷的井,把原油喷得哗哗的那才叫好呢!打井就是为了出油,出油就要喷啊!井没有压力,油喷不出来,和人没有压力一样,我们就是要打高压井!”
案例三:你会怎么选?
工作中遇到了技术难题。方案一是图省事去购买技术。方案二是自己攻关,这样省钱,但是要按时完成任务的话,需要大家辛苦加班。
A.方案一。反正是单位出钱,自己又没有损失。买技术总比自己弄省时又省力。
B.方案二。虽然加了班,但技术是自己的,长了自己的本领还为单位省了钱,一举两得。
打井离不开水,正常情况下,打一口井大约用水50多吨。但当时水管线没有接通,等罐车送水大约要3天。王进喜把队员集合在一起,他说:“还是那句话,有也上,无也上,端水也要打井!”附近老乡家的水井被淘干了,王进喜就带领全队职工到距井场一公里外的水泡子,把厚厚的冰砸开一个大窟窿,盆端、桶提,连铝盔、灭火器外壳也用来装水运水。零下20多度,水溅在衣服上,顷刻成了冰铠甲,手也被冻失去了知觉……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奋战,王进喜带领钻井队,仅用了5天零4个小时,就打出了大庆石油会战的第一口井。
在他的带领下,1205和1202两个钻井队于1966年同时实现了年钻井进尺超过10万米的目标,超过了美国王牌钻井队和前苏联功勋钻井队!
案例四:你会怎么选?
作为部门一把手,你所带领的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领导悄悄给了你一笔奖金。其实,这个项目的招商引资都是你拉的资源,这笔钱你会怎么处理?
A.自己出了大力,其他人不过是沾光。这笔钱偷偷自己拿着。
B.虽然自己是主力,但没有集体合作,项目不可能成功。钱会按劳与大家分享。
“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在铁人纪念馆里,王进喜的学习笔记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1966年国庆期间, 王进喜应邀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报告。10月4日上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岁的演员李光复偶遇王进喜,掏出《毛主席语录》,请他签字。王进喜给他写了这样一段话,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五讲”。
1923年,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在民不聊生的旧中国,王进喜度过了苦难的童年。1950年,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他以朴素的报恩思想和极大的劳动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去世前还说:“等把病养好了,要为祖国的石油事业继续再好好干20年。”从少活20年到再干20年,铁人精神饱含着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那种不知疲倦的生命活力。
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投身石油开采事业,用无比艰辛的努力,为国家的石油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6月1日,大庆首列原油外运。1963年11月17日,周恩来总理在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新中国石油工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今天,在铁人纪念馆,我们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缅怀这位为新中国建设事业耗尽了心血和生命的民族英雄。他不仅是大庆精神的象征,更是中国石油工人骨气和志气的象征。
“铁人”享年47岁,今年是他离开我们的第47年。不同时代的青年有不同的任务,但相同的是,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民族要有精神。这种精神,早已超越了职场锦囊的智慧,它赋予青年们以钢铁的性格,将胸中这团炽热的火焰,尽情地燃烧,浇筑成国之脊梁!(中国青年网 记者陈琛 见习记者 马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