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记者手记:战火阴影中的叙利亚“街头儿童”

2017-11-21 08:48: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社大马士革11月20日电 记者手记:战火阴影中的叙利亚“街头儿童”

  新华社记者 郑一晗

  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街头,不难看到这样一群孩子:头发蓬乱,身形瘦小,衣衫脏兮兮……当地人称他们为“街头儿童”。

  如果你驾车在红灯前等待,有些孩子会站到车窗外,举着饼干、纸巾向你兜售。有的孩子则捏着抹布,径自擦起挡风玻璃,向你索要小费。

  还有些孩子直接讨要钱财。他们尾随路人,行乞时会将手指伸到嘴边,示意讨点钱买吃的。如果行人不肯解囊,他们会穷追不舍,嘴里念个不停。

  记者还记得第一次和“街头儿童”接触的场景。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姑娘拦住我,伸出一只黝黑的小手。

  “你爸妈呢?”我问。

  “我没有爸妈,跟姐姐一起。”她语气平淡,只是眼巴巴地盯着我。我掏出口袋里的钱,打算抽一张给她。突然,小姑娘一把夺过那张面值最大的转身就跑。

  其他孩子见状纷纷凑上来,要么扯我衣角,要么一路纠缠,吓得我赶紧“夺路而逃”。

  从此,我开始留意这些三三两两活跃在路边的孩子。他们渴了就直接趴到喷泉边喝水,困了席地而卧,公园里的废弃铁皮成了他们免费的玩具。

  “街头儿童”境况堪忧,其背后是叙利亚多年战乱造成的社会灾难和人道主义危机。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叙利亚难民和流离失所者不断增加,逃离战火的人口大量涌入大马士革和沿海城市拉塔基亚、塔尔图斯等地。

  他们在异乡艰难求生,年幼的孩子们也被抛向了社会。为了补贴家用,有点力气的男孩子会到修车铺、面包房帮工,柔弱的女孩子则更多地成为“街头儿童”。

  “‘街头儿童’的健康成长被社会忽视,他们不仅因失学得不到正确的教育,还在恶劣环境中沾染了暴力、性交易和毒品。”志愿者哈纳迪·卡迪尔日前告诉记者。

  作为创办人之一,卡迪尔两年前组建了救助“街头儿童”的民间组织“赛亚尔”,成立的原因之一是一位创办人曾在街头遇到一个主动提供性服务的小女孩。如今,“赛亚尔”的救助行动扩展到了叙利亚各地,吸引了大批年轻志愿者参与。他们教孩子们识字、画画,还组织公益活动,希望帮助“街头儿童”融入社会。

  在大马士革一个政府提供的教室里,几个志愿老师正在教10来个“街头儿童”识字、做手工。一个叫塔斯尼姆的女孩很活跃,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周围人说,她是在行乞的时候被志愿者领来学习的。

  “你平时都做什么呀?”我问塔斯尼姆。“不做什么,就是玩。”她很扭捏,眼神闪躲,再没有课堂上那股劲头。无论怎么询问,塔斯尼姆都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情况。

  卡迪尔说,这些孩子有着和大人一样的自尊心,常常编谎话来隐瞒自己的家境,“这是他们的自我保护反应”。

  这“谎言”深深刺痛了我。童年何其美好,又何其短暂,在战火中成长的叙利亚儿童,过早背负了命运的枷锁,品尝着生活的艰辛。

  寒冬将至,“街头儿童”能否寻到一处温暖的屋檐,想来令人揪心。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