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中国非凡五年——专访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导演
胡洁菲
十九大召开之际,亚太地区排名第一的国际电视频道探索频道出品的3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在东南亚等地区首播。这部片子用国际视角透视小人物的故事,解读了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这砥砺奋进的五年,一经播出就收获了极大反响。
片名吸引全球
非常罕见地,在给这部纪录片取片名的时候,魏克然将习近平主席的名字写了进去。此前,几乎没有人这样做过。
纵观当下世界格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国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中国不仅主动融入到世界发展的浪潮中,还越来越多地开始发挥自己的世界领导力。这些,无疑都来源于一条正确的道路,一个杰出的领导。
在魏克然看来,过去几十年以来,中国一直把重心放在国内经济建设上,打造出了一个稳定、强大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无疑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新动能。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等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标志性、最独一无二的发展成果之一。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抽离出来看,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初始的力量源泉,就是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方针。而这,无疑是整部纪录片的核心。
外国人故事讲中国政策
如何赋予一部政策性影片更多的诗意,寻找到观众的兴趣点?
探索频道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最终发现,拍“政策”,其实就是在拍“人”。
于是,《中国:习近平时代》找到了这个时代最鲜活的人物:在中国学习怎样开火车的肯尼亚女火车司机,用黏土制作安博(爪哇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种)的印度尼西亚工人,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中国医护人员,向中国学习医护知识的卢旺达女孩,在柬埔寨吴哥窟修复文物的中国文物保护专家……
在魏克然看来,这些人既是平凡的小人物,也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透过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我们得以触摸这个时代的脉搏,从而真切地看到“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G20峰会等一系列国际性政策事件的实际影响。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之外,《中国:习近平时代》还吸收了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的声音,用他们的语言来解读这些故事,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结构和体系。
世界目光看向中国
“在探索频道拍摄的所有纪录片中,跟中国主题相关的,是最受欢迎的。”魏克然说。
在魏克然的构思里,片子的第二集更像一部中国的奋斗史。从中国南部水污染治理到西部的荒漠化治理;从中部地区的猕猴桃果农,到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从中西部偏远的山区,到大城市的城中村,无一不折射出习近平主席深化改革的决心。而无人驾驶技术、折叠电子屏等创新成果更展现了巨大的活力。
在魏克然看来,从文化上来说,放眼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具有适应性;从社会发展来看,过去五年,中国的创新创业正引领新的国际浪潮。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也在深刻影响和重塑着整个国际社会。
五年时间,中国在反腐、环保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社会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团结稳定,共同开创新篇章。而中国梦,在世界的注目下,还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