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成五年间新时尚 精气神折射国人自信心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题:“动起来”成五年间新时尚 精气神折射国人自信心
作者 王禹 卢岩
“天涯海角”三亚的热风中,广场舞者舞动着矫健的身姿;“中国冷极”根河的酷寒下,马拉松跑友擦去鬓间渗出的汗水。无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年间,“动起来”成为中国人的新时尚。在越来越多走出家门、投身体育运动的身影背后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人们身上洋溢着生机勃勃的“精气神”,正是这五年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注脚。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健身热潮席卷神州
“我第一次‘跑马’是在2012年,这五年,我跑完了30多场马拉松。”在北京跑步圈小有名气的马超告诉中新网记者。参与跑步之初,他只是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但如今跑步已经成为马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项运动让我感觉放松,缓解了生活压力。”
对跑步的热爱甚至影响了马超的人生轨迹,他现在正从事着一份与马拉松赛事有关的工作,虽然颇为辛苦但也乐此不疲。他说,这项爱好对自己有着深层次的改变,“跑步让我懂得坚持,信念也更加坚定。只要想去做,并奔着目标努力,没有不可能。”
马拉松不仅仅改变了无数个马超们的生活,更打造出中国体育另一个增长点。
五年间马拉松运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热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常年参与跑步的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仅2016年,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328场,是2011年22场赛事的近15倍,280万的参赛人次则是2011年的7倍。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9月23、24日两天,国内共举办了至少33场大小跑步赛事。
让山东淄博的李秀爱老人退休生活焕发新生机的,则是火遍整个华人圈的广场舞。四年前在朋友们带动下,李奶奶与广场舞结缘,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原本退休后家里、菜市场、孙子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因为广场舞变得更加充实。”
广场舞带给李秀爱的变化远不止如此。已经成为舞团核心人物的她,只要天气允许,都会在晚上七点准时出现在广场。相比从前,李秀爱老人脸上洋溢的神采更为飞扬。“现在的我越跳越年轻,甚至比退休前都更充满激情。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老树新芽。”
同样在四年前,从事金融工作的贾璇开始接触健身,即使现在工作繁忙,但每逢空闲便会扎进健身房。从不善言谈的大学生,到如今的公司骨干,他认为健身是让自己更加自信的元素之一。“健身就像整容,身材好了,人精神了,怎么会不自信?”贾璇笑着说。
在官方颁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这样描述体育健身活动的效果——体育健身活动是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可增加人体愉悦感,使人精神放松、缓解压力,形成良好心理状态,获得生理和心理满足感,使青少年充满朝气,中老年人充满活力,提高幸福指数。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曾经的一番表态也与之契合。他认为,和以往相比,社会对全民健身的理解、认识、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我们的认识就是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现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过去对体育的认识,现在不光是要健身,还要健心,达到身心健康。”
“运动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互联网+让神采更飞扬
五年间,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度渗透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不经意间,网络世界不仅成为中国人“精气神”的全新展示舞台,更是国人“动起来”的一大动力来源。
打开微信朋友圈刷一刷,总能发现某位朋友贴出了自己的运动步数,或是晒上几张跑步软件的路程截图。带上手环,和自己的朋友“PK”一下运动量,成为不少运动爱好者的乐趣所在,而网上掀起形形色色的民间“比赛”,更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和参与。互联网结合体育所衍生出的社交功能,在给中国人的健身带来时尚感同时,也改变了外界对中国人“内敛”、“保守”的刻板印象。
在苹果应用商店里输入“运动”两字,数不清的相关软件映入眼帘,在这背后反映的是运动类互联网产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们运动健身时的选择。运动社交平台“咕咚”掌门人申波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己创立平台的初衷,就是希望能以互联网的方式聚集想运动的人群,并强调互相竞争的意识,形成一个圈子,最终刺激参与者运动的热情。“要让大家觉得运动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申波的公司2010年在成都成立,2011年时团队只有5个人。这几年间,得益于独到的发展眼光、国人对运动健身的愈发重视,以及中国社会经济进步的大环境,截止2017年5月,他们的用户数量已超过9000万,每天需要响应来自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次运动需求。
正是得益于这款互联网运动社交平台,马超的跑团规模由2013年创建之初的几个人,逐渐发展到如今1000多人。“大家通过手机APP可以互相认识,交流跑步经验,互相鼓励。作为团长,我也会通过平台与大家及时分享赛事信息分享。”
马超对“晒图”颇有兴趣,他经常将自己的跑步截图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因为跑步本身是一件积极、充满正能量的运动。我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动,鼓励身边的人也跑起来,动起来。”
申波也认为,热衷于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运动数据、图片,正是一种自信的体现。“对很多人来讲,晒运动图是一种自我激励,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运动健康的重视,民众愈发认为,运动是一个更好的生活方式。”
涵盖了跑步、骑行、健美,甚至广场舞,体育社会学学者黄亚玲认为,互联网重新塑造了中国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模式。她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通过互联网和微信等软件,改变了过去小群体的参与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大型的、有组织的活动。与此同时,参与者的自我意识——自我组织、自我参与、自我协调的能力越来越强。
“运动塑造国家精神状态”
——国人精气神缘何焕然一新
曾几何时,不少中国人的生活在富裕起来后,又被“满面油光”、“大肚腩”和“富贵病”所困扰。曾经有研究人员对中国城市男性的平均腰围进行统计,发现数据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2012年的76.2厘米。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992年到2002年这10年间,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
这一切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目前,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已近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接近九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逾1.57平方米,很多地方实现了15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日渐成熟,全国县及以上地区体育总会平均覆盖率超过七成;科学健身指导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
全民健身热潮在这五年间被推上了一个新高峰,在黄亚玲看来是“内外作用”的结果。“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是因为在形成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广大民众更关心身心健康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官方则是愈发重视发展群众体育,并在群众体育形式多样化、组织多样性、场地建设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刘国永认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应新时期社会发展之所需。从国家层面观察,体育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判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迁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体育本身就倡导公平、公正,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相互融合,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黄亚玲对记者说,健康的文体活动越丰富多彩、越吸引人们,一些社会痼疾就会越发消弭。体育作为引领正能量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不可替代的,“可以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习近平深刻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逐渐走上新历史起点的全民健身事业,正在日益影响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锻炼场所更多了,健身选择更宽了,健康和形象意识更更浓厚了。走进健身房、踏上足球场,跑步、骑行、冰雪运动、广场舞、太极拳……运动日益成为普通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之外另一项生活必需品。而在全民健身热潮的影响下,中国人清新健康、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已经成为主流审美标准,并逐渐上升为价值理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7年9月发表的《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了2016年的76.5岁。
虽然身为企业掌门人工作劳碌,但只要有空闲,申波仍然会约上“跑友”去公园跑步。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的更为直接:“咕咚的诞生就是让大家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往大了说,运动可以塑造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
如今,马超和他的朋友已经跑出国门,在世界马拉松的广阔舞台上展现中国普通跑步爱好者的风采。在国外参赛时,他都会携带一面五星红旗跑完全程。马超告诉记者,因为他为祖国感到骄傲、为祖国的进步和成就感到自豪。而和马超们有着相同肤色和血脉的亿万中国人,正在以更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注入强劲的动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