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郑忠燕:为22个孩子无悔奉献30年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让你做22个孩子的母亲,照顾他们长大成人,而付出的代价是你不能结婚,不能拥有自己的家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你会选择吗?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条件有点苛刻,但对于郑忠燕来说,这似乎只是一道命题题,而不是一道选择题。30年的时间,抚养了22个孩子,回首过往,郑忠燕却也只是重复着一句话,“从未后悔过,从没有后悔过我来到这个儿童村,从来都没有。”
烟台SOS儿童村位于烟台市福山区西山路,村外车流穿梭,人来人往,但踏进儿童村的大门,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行走在村里,牡丹、芍药、蔷薇随处可见,在村里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郁郁葱葱。这里,就是200多个孩子共同的家。
就像普通的村落每个家庭都有门牌号码一样,儿童村的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号码,从1号一直排到16号,郑忠燕的家庭是12号。16个家庭,统一的建筑样式,想从外观分辨出来颇有难度。在村里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郑忠燕的家中。推开纱门,首先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是满墙的照片,有全家福也有个人的照片。环顾屋子四周,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抚养了22个孩子的地方,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就是在这间屋子里,郑忠燕奉献了自己30年的光阴。
一进门,整面墙都挂着郑忠燕和自己孩子们的照片。唐磊 摄
在家中,记者见到了郑忠燕,像很多忙于家务的妈妈们一样,50多岁的郑忠燕一身休闲的装扮,刚剪的头发显得整个人更加利落,可脸上的皱纹和满头银白的发丝一天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已过知天命,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人了。“我是1987年来到烟台SOS儿童村做妈妈的,87年过完春节我就到了儿童村,我进村的时候是25虚岁。”回忆起当年自己的选择,郑忠燕记忆犹新,“来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太多,只是一个选择而已,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想法,”看似简单的选择,郑忠燕付出了太多,她不能结婚,不能拥有自己的家庭,因为害怕妈妈们万一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就不会公平对待亲生孩子和这些孤儿。
如此苛刻的条件自然招致家人的反对,“那时候我是在没商量的情况下选择来的,家里是不支持的”,在家里人反对的情况下,郑忠燕还是毅然的来到了儿童村,做起了5个孩子的妈妈,“来了以后我当时接手了五个孩子,在这呆了一段时间后我带着五个孩子一块回家,在家过了一个暑假,春节孩子们放寒假的时候也带他们回家,经过几次回家之后,家里的父母看到我们这儿的孩子也很乖巧听话,也就没有继续反对。”家里的长辈不再反对,郑忠燕就彻底安下心来照顾这些孩子,一晃就是30年。“我从1987年进村一共抚养了22个孩子,第一批是五个孩子,后面都是陆续的走一个来一个,一直到现在。但是我其实没有感觉30年的时间有多长,就感觉日子过得很快,一路就这么走过来了”。
郑忠燕的一个女儿正在为她整理头发。 唐磊摄
30年的时间里,郑忠燕抚养的22个孩子中已经有6个结婚了,还有很多已经踏上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的生活,“现在这22个孩子里已经有6个结婚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他们生活的非常好,”看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离开自己,郑忠燕内心是复杂的,“每当孩子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于我来说,我很高兴,孩子们长大了,有能力照顾自己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他们踏上社会后一定很辛苦,我也真的很舍不得。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
从1987年25岁的豆蔻年华到2017年55岁的双鬓白发,郑忠燕为儿童村奉献了30年,还有一个月,郑忠燕就要退休,退休后的她就不能再继续抚养孩子,为了照顾这些为儿童村奉献了一生的妈妈们,儿童村特地为她们准备了用以养老的房间,当记者询问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过去的时候,郑妈妈指了一下身后的墙壁,那里挂满了孩子们的照片,“我墙上这些相片,它们可以说是我的安慰,任何时候我看到这些相片,我的心情立马就不一样了,我退休以后我也要把我这些照片放到我住的地方,继续保留着,可以说我的财富就是这些照片。”
如今的郑忠燕也算是子孙满堂,逢年过节,孩子们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回来看望自己的郑妈妈,原本还算宽敞的屋子顿时显得拥挤不堪,有时候晚上睡觉沙发上也都挤满了人。采访间隙,郑忠燕的一个孩子给她打来电话,想亲自给她画一幅画,郑忠燕只是在一直重复着“只要是你画的我都喜欢”,语气虽然平静,可脸上还是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放下电话,郑妈妈指着自己手里的手机告诉记者,“这也是我孩子给我买的,还有那个ipad,都是刚出的时候就买了,也得好几千块钱,要是我自己我才不舍得花这么多钱买,”看似埋怨,却也有着无尽的满足。
女儿在家时也会帮郑忠燕做一些家务,图为女儿和郑忠燕晾晒衣物。唐磊 摄
郑忠燕即将退休,在儿童村奉献了三十年,她陪着儿童村成长,儿童村陪着她老去,她对儿童村里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也亲历了儿童村的每一点变化,“儿童村最近这些年的变化很大,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非常大”,郑忠燕与孩子朝夕相处,这种变化在孩子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她告诉记者,“孩子们的生活费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年社会上的捐赠也越来越多,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变化”。退休后的她即将以另外一种身份——十九大代表,去为儿童村里的孩子争取更好的生活,这对于她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当问及未来的打算时,她表示,“我现在还在工作,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在想着怎么更好地去照顾这些孩子,未来的事情真的没有想太多。”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了郑妈妈一句话,这三十年的时间可曾有过后悔,郑忠燕没有任何犹豫:“从未后悔过,从没有后悔过我来到这个儿童村,从来都没有。”(记者唐磊 刘海奎)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让你做22个孩子的母亲,照顾他们长大成人,而付出的代价是你不能结婚,不能拥有自己的家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你会选择吗?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条件有点苛刻,但对于郑忠燕来说,这似乎只是一道命题题,而不是一道选择题。30年的时间,抚养了22个孩子,回首过往,郑忠燕却也只是重复着一句话,“从未后悔过,从没有后悔过我来到这个儿童村,从来都没有。”
烟台SOS儿童村位于烟台市福山区西山路,村外车流穿梭,人来人往,但踏进儿童村的大门,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行走在村里,牡丹、芍药、蔷薇随处可见,在村里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郁郁葱葱。这里,就是200多个孩子共同的家。
就像普通的村落每个家庭都有门牌号码一样,儿童村的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号码,从1号一直排到16号,郑忠燕的家庭是12号。16个家庭,统一的建筑样式,想从外观分辨出来颇有难度。在村里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郑忠燕的家中。推开纱门,首先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是满墙的照片,有全家福也有个人的照片。环顾屋子四周,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抚养了22个孩子的地方,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就是在这间屋子里,郑忠燕奉献了自己30年的光阴。
一进门,整面墙都挂着郑忠燕和自己孩子们的照片。唐磊 摄
在家中,记者见到了郑忠燕,像很多忙于家务的妈妈们一样,50多岁的郑忠燕一身休闲的装扮,刚剪的头发显得整个人更加利落,可脸上的皱纹和满头银白的发丝一天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已过知天命,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人了。“我是1987年来到烟台SOS儿童村做妈妈的,87年过完春节我就到了儿童村,我进村的时候是25虚岁。”回忆起当年自己的选择,郑忠燕记忆犹新,“来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太多,只是一个选择而已,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想法,”看似简单的选择,郑忠燕付出了太多,她不能结婚,不能拥有自己的家庭,因为害怕妈妈们万一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就不会公平对待亲生孩子和这些孤儿。
如此苛刻的条件自然招致家人的反对,“那时候我是在没商量的情况下选择来的,家里是不支持的”,在家里人反对的情况下,郑忠燕还是毅然的来到了儿童村,做起了5个孩子的妈妈,“来了以后我当时接手了五个孩子,在这呆了一段时间后我带着五个孩子一块回家,在家过了一个暑假,春节孩子们放寒假的时候也带他们回家,经过几次回家之后,家里的父母看到我们这儿的孩子也很乖巧听话,也就没有继续反对。”家里的长辈不再反对,郑忠燕就彻底安下心来照顾这些孩子,一晃就是30年。“我从1987年进村一共抚养了22个孩子,第一批是五个孩子,后面都是陆续的走一个来一个,一直到现在。但是我其实没有感觉30年的时间有多长,就感觉日子过得很快,一路就这么走过来了”。
郑忠燕的一个女儿正在为她整理头发。 唐磊摄
30年的时间里,郑忠燕抚养的22个孩子中已经有6个结婚了,还有很多已经踏上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的生活,“现在这22个孩子里已经有6个结婚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他们生活的非常好,”看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离开自己,郑忠燕内心是复杂的,“每当孩子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于我来说,我很高兴,孩子们长大了,有能力照顾自己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他们踏上社会后一定很辛苦,我也真的很舍不得。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
从1987年25岁的豆蔻年华到2017年55岁的双鬓白发,郑忠燕为儿童村奉献了30年,还有一个月,郑忠燕就要退休,退休后的她就不能再继续抚养孩子,为了照顾这些为儿童村奉献了一生的妈妈们,儿童村特地为她们准备了用以养老的房间,当记者询问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过去的时候,郑妈妈指了一下身后的墙壁,那里挂满了孩子们的照片,“我墙上这些相片,它们可以说是我的安慰,任何时候我看到这些相片,我的心情立马就不一样了,我退休以后我也要把我这些照片放到我住的地方,继续保留着,可以说我的财富就是这些照片。”
如今的郑忠燕也算是子孙满堂,逢年过节,孩子们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回来看望自己的郑妈妈,原本还算宽敞的屋子顿时显得拥挤不堪,有时候晚上睡觉沙发上也都挤满了人。采访间隙,郑忠燕的一个孩子给她打来电话,想亲自给她画一幅画,郑忠燕只是在一直重复着“只要是你画的我都喜欢”,语气虽然平静,可脸上还是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放下电话,郑妈妈指着自己手里的手机告诉记者,“这也是我孩子给我买的,还有那个ipad,都是刚出的时候就买了,也得好几千块钱,要是我自己我才不舍得花这么多钱买,”看似埋怨,却也有着无尽的满足。
女儿在家时也会帮郑忠燕做一些家务,图为女儿和郑忠燕晾晒衣物。唐磊 摄
郑忠燕即将退休,在儿童村奉献了三十年,她陪着儿童村成长,儿童村陪着她老去,她对儿童村里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也亲历了儿童村的每一点变化,“儿童村最近这些年的变化很大,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非常大”,郑忠燕与孩子朝夕相处,这种变化在孩子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她告诉记者,“孩子们的生活费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年社会上的捐赠也越来越多,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变化”。退休后的她即将以另外一种身份——十九大代表,去为儿童村里的孩子争取更好的生活,这对于她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当问及未来的打算时,她表示,“我现在还在工作,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在想着怎么更好地去照顾这些孩子,未来的事情真的没有想太多。”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了郑妈妈一句话,这三十年的时间可曾有过后悔,郑忠燕没有任何犹豫:“从未后悔过,从没有后悔过我来到这个儿童村,从来都没有。”(记者唐磊 刘海奎)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让你做22个孩子的母亲,照顾他们长大成人,而付出的代价是你不能结婚,不能拥有自己的家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你会选择吗?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条件有点苛刻,但对于郑忠燕来说,这似乎只是一道命题题,而不是一道选择题。30年的时间,抚养了22个孩子,回首过往,郑忠燕却也只是重复着一句话,“从未后悔过,从没有后悔过我来到这个儿童村,从来都没有。”
烟台SOS儿童村位于烟台市福山区西山路,村外车流穿梭,人来人往,但踏进儿童村的大门,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行走在村里,牡丹、芍药、蔷薇随处可见,在村里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郁郁葱葱。这里,就是200多个孩子共同的家。
就像普通的村落每个家庭都有门牌号码一样,儿童村的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号码,从1号一直排到16号,郑忠燕的家庭是12号。16个家庭,统一的建筑样式,想从外观分辨出来颇有难度。在村里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郑忠燕的家中。推开纱门,首先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是满墙的照片,有全家福也有个人的照片。环顾屋子四周,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抚养了22个孩子的地方,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就是在这间屋子里,郑忠燕奉献了自己30年的光阴。
一进门,整面墙都挂着郑忠燕和自己孩子们的照片。唐磊 摄
在家中,记者见到了郑忠燕,像很多忙于家务的妈妈们一样,50多岁的郑忠燕一身休闲的装扮,刚剪的头发显得整个人更加利落,可脸上的皱纹和满头银白的发丝一天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已过知天命,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人了。“我是1987年来到烟台SOS儿童村做妈妈的,87年过完春节我就到了儿童村,我进村的时候是25虚岁。”回忆起当年自己的选择,郑忠燕记忆犹新,“来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太多,只是一个选择而已,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想法,”看似简单的选择,郑忠燕付出了太多,她不能结婚,不能拥有自己的家庭,因为害怕妈妈们万一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就不会公平对待亲生孩子和这些孤儿。
如此苛刻的条件自然招致家人的反对,“那时候我是在没商量的情况下选择来的,家里是不支持的”,在家里人反对的情况下,郑忠燕还是毅然的来到了儿童村,做起了5个孩子的妈妈,“来了以后我当时接手了五个孩子,在这呆了一段时间后我带着五个孩子一块回家,在家过了一个暑假,春节孩子们放寒假的时候也带他们回家,经过几次回家之后,家里的父母看到我们这儿的孩子也很乖巧听话,也就没有继续反对。”家里的长辈不再反对,郑忠燕就彻底安下心来照顾这些孩子,一晃就是30年。“我从1987年进村一共抚养了22个孩子,第一批是五个孩子,后面都是陆续的走一个来一个,一直到现在。但是我其实没有感觉30年的时间有多长,就感觉日子过得很快,一路就这么走过来了”。
郑忠燕的一个女儿正在为她整理头发。 唐磊摄
30年的时间里,郑忠燕抚养的22个孩子中已经有6个结婚了,还有很多已经踏上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的生活,“现在这22个孩子里已经有6个结婚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他们生活的非常好,”看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离开自己,郑忠燕内心是复杂的,“每当孩子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于我来说,我很高兴,孩子们长大了,有能力照顾自己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他们踏上社会后一定很辛苦,我也真的很舍不得。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
从1987年25岁的豆蔻年华到2017年55岁的双鬓白发,郑忠燕为儿童村奉献了30年,还有一个月,郑忠燕就要退休,退休后的她就不能再继续抚养孩子,为了照顾这些为儿童村奉献了一生的妈妈们,儿童村特地为她们准备了用以养老的房间,当记者询问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过去的时候,郑妈妈指了一下身后的墙壁,那里挂满了孩子们的照片,“我墙上这些相片,它们可以说是我的安慰,任何时候我看到这些相片,我的心情立马就不一样了,我退休以后我也要把我这些照片放到我住的地方,继续保留着,可以说我的财富就是这些照片。”
如今的郑忠燕也算是子孙满堂,逢年过节,孩子们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回来看望自己的郑妈妈,原本还算宽敞的屋子顿时显得拥挤不堪,有时候晚上睡觉沙发上也都挤满了人。采访间隙,郑忠燕的一个孩子给她打来电话,想亲自给她画一幅画,郑忠燕只是在一直重复着“只要是你画的我都喜欢”,语气虽然平静,可脸上还是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放下电话,郑妈妈指着自己手里的手机告诉记者,“这也是我孩子给我买的,还有那个ipad,都是刚出的时候就买了,也得好几千块钱,要是我自己我才不舍得花这么多钱买,”看似埋怨,却也有着无尽的满足。
女儿在家时也会帮郑忠燕做一些家务,图为女儿和郑忠燕晾晒衣物。唐磊 摄
郑忠燕即将退休,在儿童村奉献了三十年,她陪着儿童村成长,儿童村陪着她老去,她对儿童村里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也亲历了儿童村的每一点变化,“儿童村最近这些年的变化很大,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非常大”,郑忠燕与孩子朝夕相处,这种变化在孩子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她告诉记者,“孩子们的生活费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年社会上的捐赠也越来越多,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变化”。退休后的她即将以另外一种身份——十九大代表,去为儿童村里的孩子争取更好的生活,这对于她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当问及未来的打算时,她表示,“我现在还在工作,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在想着怎么更好地去照顾这些孩子,未来的事情真的没有想太多。”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了郑妈妈一句话,这三十年的时间可曾有过后悔,郑忠燕没有任何犹豫:“从未后悔过,从没有后悔过我来到这个儿童村,从来都没有。”(记者唐磊 刘海奎)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