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李志强报道:一枚公章审批完,创新行政服务让群众有获得感;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群众心愿,党员干部信任度提升......
近年来,吉安市努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依靠群众求胜利,在服务群众、基层党建等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对接帮扶困难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成绩显著,亮点纷呈,赢得群众好评,党员干部形象提升。
9月16日,“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砥砺奋进的吉安”2017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吉安采访。
一枚公章审批完 创新行政服务让群众有获得感
“一个电话服务到,一枚公章审批完。”在吉安市的吉州区,群众正在享受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带来的便捷。
2016年7月,吉州区被确定为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7年5月27日,在吉州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至此,吉州区正式进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时代。
如今,这一创新的行政服务改革进展如何?9月15日下午,采访团记者一行来到吉州区行政服务中心,去看一看改革带来的变化。
走进吉州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一角的展示柜引人注目,这里面封存着23枚原审批专用章。封存,意味着以往分散在23个部门的194项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划转到区行政审批局,简化为:一个部门,一枚公章就把事办成。
一枚枚公章安静地躺在展示柜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一枚公章审批完”的行政审批新时代。
一个窗口全受理,“一口式”服务大厅让市民享受最便捷的办理服务。从前的吉州区便民行政服务中心,仍是为群众办理各项审批事项的地方,但各个窗口上标明的社保、民政、工商、环保等单位字样已找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式”服务大厅,“一窗式”全科服务。
“以前,来办理审批的人络绎不绝,大厅人满为患,都排着长队在各个单位窗口焦急等待。”工作人员告诉采访团记者,现在排长队的情况已经一去不返了。
在服务中心大厅,王女士拿着公文袋前来办理营业执照,对于改革带来的变化,她深有感触:“以前去审批,要先知道这事归哪个部门管,还得到处问来问去,很麻烦。现在好了,不管什么审批,一个电话,就能知道带什么材料,到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受理,而且,我现在办理营业执照,只需要等待4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证,确实方便快捷。”
在行政许可证相对集中改革后,“12343”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成“线上线下、虚实一体”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网上办事、网上收件、自动流转……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逐步实现“群众只跑一次路,甚至不跑路”。
吉州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彭智敏告诉采访团记者,现在,一个窗口人员可以受理、服务所有审批事项,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盖一个章”的愿望。改革后集中带来的是审批环节的精简,审批时限的缩短以及办事成本的节约。 “一口式”服务大厅作为吉州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前台机制,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7年8月30日,已办结行政许可事项1435件。实现了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办事物理空间集中度100%,区本级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100%,初步达到了集中审批的“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目标,真正做到了审批最简、环节最少、流程最优,有力推动了各项审批服务提质增效。
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吉州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给群众带来便捷,让群众有获得感、满足感。
进社区认领群众心愿党员干部获夸赞信任度提升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社区,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有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创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区创建上,我们社区的党员总是身体力行、先行带头,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不少难题,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9月15日上午,谈到社区基层党建建设,吉安市文山街道西苑社区书记彭艳华对采访团记者自豪地说。
吉安市的文山街道西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近年来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逐渐摸索出了“群众许下心愿,党员认领心愿”的结对子帮扶模式,广受群众好评和夸赞。
彭艳华向采访团记者介绍,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是吸引社区范围内的在职党员前来社区党组织报到,对于报到的党员,社区制作了《在职党员情况登记表》进行登记在册,以便党组织掌握报到党员的基本情况,同时公开在职党员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特长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在职党员进社区后,西苑社区是这样做的:社区网员在走家串户时,会收集困难家庭想要实现的心愿或诉求,群众许下的心愿,社区会通过召集志愿者,或将心愿发布在在职党员微信工作群,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朋友圈中,让党员有意向地来对接认领群众的心愿。之后,社区以搞主题活动的形式,组织双方到场面对面圆心愿。
“这些心愿都是一些价值不高的小心愿,我们称之为微心愿,有的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想买书;有的是想买自行车;还有的是想要生活用品......”彭艳华说。
“许下微心愿,我们来点亮。”在西苑社区服务中心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暖人心的话,下面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心形彩色贴纸,一张张纸上都写上了群众许下的微心愿。
“我的心愿:阳春三月,希望有好心人,陪我逛逛生态园,看看吉安的新变化,拍几张漂亮的照片。”许下这个心愿的人是41岁的社区居民丁雪琴,她因病瘫痪,与老母亲两两相依生活,由于长期过着轮椅上的生活,无法像常人一样来去自由,她最向往地就是能到处走走看看,于是她在心愿纸上这样写道,“我很向往春天能去公园里走走看看,看看吉安的新变化。”
她的小小心愿,是那么地单纯。吉安市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李哲替她圆了心愿,在一天,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开着车载上丁雪琴到古村、公园等地游玩。“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实现了,她(丁雪琴)觉得非常开心。”彭艳华说。
彭艳华告诉参访团记者,党员奉献微小力量,为困难群众实现小心愿,加深了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感情。
事实上,在职党员进社区好处不止于此,党员认领微心愿活动还为精准帮扶打下了基础。
就在不久前,社区在职党员熊志辉认领了一个贫困家庭孩子想要买书包的心愿,并为他实现了。但当熊志辉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均患病,家中长期陷入困难境地时,他深深地同情,承诺将帮扶整个家庭,实现了从帮助实现微小心愿,到结对子精准帮扶的转变。
类似上述例子,在认领微心愿活动中并不少见。“让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就是为了在党员和群众之间搭建一个帮扶、沟通的平台,让党员与基层群众联结,特别是针对困难群众,让党员进行直接自愿认领帮扶,起到先锋带头作用,最终促成他们结对子,实现党员对困难群众的精准帮扶。”彭艳华对采访团记者说。
采访团记者了解到,2013年,西苑社区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以来,截至目前,报到的在职党员共有113人。以“三认五带头”(认领服务岗位、认捐公益项目、认交困难朋友;带头讲红色故事、带头移风易俗、带头遵守居民公约、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带头维护小区稳定)为抓手,把在职党员融入“西苑帮客”社会组织,在职党员们“亮身份、办实事、作表率”,赢得了群众的连声称赞,党员干部信任度不断提升。
采访团记者了解到,今年吉安市全面铺开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在职党员进社区帮扶群众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