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是第二个“中华慈善日”。慈善信息公开一直是公众关心的话题,近年来慈善领域发生的一些信用危机都是跟慈善信息不公开有关。
昨天,民政部开通了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今后慈善信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查询和监督了。
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是依据《慈善法》要求而建设的统一信息平台,用于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参与主体面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包括:慈善组织登记事项、慈善信托备案事项、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具有出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票据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对慈善活动的税收优惠、资助补贴等促进措施、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信息、对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的表彰、处罚结果等。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 詹成付:大家随时发现有问题,都可以举报,向我们举报、向慈善组织举报,这样有问题就能够及早地发现。特别对我们监管机关来说可以早发现、早处置。
目前,全国慈善信息平台已经实时公布了全国2131家慈善组织信息、37件慈善信托备案信息。其中,517家慈善组织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在平台上备案发布了837项公开募捐活动信息,展示了1570项慈善项目信息。
慈善组织不及时公开信息将被处罚
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目前已经要求慈善组织必须及时在慈善信息公开平台上公开相关信息,对于慈善存在没有按规定公开信息等违法行为的,将进行处罚并将处罚结果在信息平台上公布。
民政部要求,对于新认定或登记的慈善组织,各级民政部门要及时相关公示信息。慈善组织要按时发布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并及时公布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凡组织公开募捐活动、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 詹成付:如果要不公开,我们在抽查、年检、群众举报过程中发现,我们就要进行处理,根据他违法违纪的程度,做出处理的结论。
民政部介绍,今后慈善信息公开平台还将跟信用中国、社会组织法人库、工商企业法人库等信息系统连接。
税收等问题制约慈善信托发展
慈善信托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去年九月开始实施的慈善法专门设立慈善信托专章,并将慈善设立慈善信托由批准制改为备案制,以鼓励慈善信托的发展,
但是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慈善法》实施一年来,全国总共成立慈善信托仅有38笔。
根据慈善法的规定,信托的资产比较灵活,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有价证券或者不动产,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可以从资金安排、救助人群、救助方式等方面量身打造信托产品。
慈善法实施一年来,我国共成立慈善信托38笔,信托合同规模近8.6亿元,涉及扶贫、教育、留守儿童等多个领域,其中信托公司单独做受托人的31个,慈善组织单独做受托人的1个,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共同做受托人的有6个。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 孟志强:当前制约慈善信托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缺失,二是慈善组织在开立慈善信托专用资金账户时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其实对于开立账户问题,现行政策是没有禁止性规定的,但是有些地区缺少这方面的实践,导致出现某些银行开户程序不明确等问题。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王振耀:目前慈善信托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不熟悉,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培训,另外要做出一些标准的工作程序,这样大家遇到一些矛盾怎么来进行解决可以参考,这是第一位的问题。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