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一样的苍穹本色,不一样的“诗与远方”

2017年08月09日 14:45:28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有人说,原生态是她的底色。看那草原的起伏,天空的高远,奔腾的牛羊,以及密林深处的鸟儿;

  有人说,独特的文化是她的魅力。看那悠扬空旷的长调,热情奔放的安代舞,低回婉转的马头琴,还有独特文化养育的善良淳朴的人;

  还有人说,内蒙古,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代表了一个意象、一种美学、一种生活方式,是万千都市中人魂牵梦萦的“诗与远方”。

  70载春秋逝去,内蒙古展示给世人的既是新鲜现代的边塞风情,也是古老珍贵的苍穹本色,更是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北疆乐章。

  15天,5000公里,从林海到草原,从边境到内陆,从赏景致到看发展,从听故事到探人心,一路行进,只为用脚步丈量内蒙古变化的轨迹,以真心感知内蒙古前行的动力。

  回内蒙古,去建自己的家园 

  一个家庭和一座边境乡村的时代变迁 

  “因为一条布拉吉,我爷爷在俄罗斯追到了奶奶。”中俄边境,67岁的曲德新讲起家族往事。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北部,西部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这里的边境线长约75公里,辖区总面积约20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00人,其中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约占56%。

  20世纪初,曲德新的爷爷曲洪生和几个同乡一起去了俄罗斯赤塔州。在那里他遇到了俄罗斯姑娘阿西妮娜,并发起爱情攻势。不过她给他出了道难题:一条布拉吉(俄式女裙)。

  “那时候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相对落后,所以她半开玩笑地提出这个要求。没想到我爷爷当真了。”曲德新笑了起来,“他从俄罗斯骑马回到中国,再从满洲里一直到呼伦贝尔,花了几天几夜,终于把一条美丽的布拉吉交到了心爱的姑娘手上。奶奶被这个疯狂又实诚的中国小伙儿感动,真的嫁给了他。”

  婚后,曲洪生思念祖国心切,举家迁回恩和。这块土地逐渐聚集了更多从俄国返回的中国人与俄国人。他们住在温暖的“木刻楞”中,吃着列巴、奶油、苏巴汤,过着“巴斯克节”,保留着最原始的俄罗斯民俗。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持和当地人民的努力下,恩和,这个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于1994年正式成立。

  曲德新正是第一任乡长。自打上任起,他便开始投身于家园建设:通路、通电、通水,危房改造,林场改革。这位老党员在退休后又成为乡里开拓“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的带头人。每天,曲家人都站在自家大院前,唱着俄罗斯民歌,欢迎远方到来的客人。

  看着老乡长初尝甜头,乡亲们终于放开手脚。人们将自家小院拾掇得精致整洁,红红火火搞起了家庭游。2016年,恩和乡旅游接待人数从2007年的1.8万人次增加到60万人次,家庭游户均纯收入约9万元。家庭游成为恩和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俄罗斯族民族乡也不全是俄罗斯族人。事实上,蒙古族、鄂温克族、满族、达斡尔族等近10个少数民族的人都生活在这里。“民风淳朴是这里最大的特点。”曲德新说,“各民族团结和谐,谁家有事,大家都互相帮忙。”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长达4000余公里的边境线,那里生活着多个少数民族。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发展3个专项规划的出台,使自治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全区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的60%以上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下发《关于帮扶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聚居区工作的实施意见》。3年来,对口帮扶的自治区15个厅局共落实资金1604万元,为恩和乡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俄罗斯民俗馆、旅游公厕等设施。与恩和同属呼伦贝尔市的全国“三少”民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也都享受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现在,曲德新的儿子曲波也进入乡政府工作,为恩和的未来注入一份新力量。一个家庭的历史,见证了一座乡村的变迁。恩和从偏僻落后之地转变为民俗家庭游的首选之地。曾经寂静的山乡迎来了车水马龙,温饱线上的人们从此过上富足的生活。

  从辽阔草原,进军“中央厨房” 

  一头牛和一只羊的现代化轨迹 

  从走上大转盘,到走下大转盘,一头牛平均花费8分钟。一圈过后,10公斤新鲜牛奶便潺潺流出。

  在赤峰澳亚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的挤奶大厅,这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转盘式挤奶设备上,每头牛每天4上转盘,每个大转盘每次可容纳80头牛,整个公司日产鲜奶量达220吨。这些鲜奶被立即运往伊利、蒙牛等乳制品企业,经加工后,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里。

  泌乳牛舍、后备牛舍、断奶犊牛舍、犊牛岛、精料库、干草棚、赶牛通道、挤奶厅——在公司大厅,透过24小时监控器看到的这些场所,是每一头牛行走过的轨迹。从出生到配种,再到产奶,一头牛约需要23个月的时间。

  依托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优质丰富的牧草资源,不少企业将发展的目光投向这片广袤的土地。而企业的大量进驻、先进技术的运用,也让草原人民传统的畜牧业,迅速步入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赤峰澳亚现代牧业有限公司项目厂长沈青说,如今广袤草原上的牧民们,再不似当年一般靠天吃饭。“种+养+加”一体化时代到来,让每一个新开发出的项目、每一个新矗立起的工厂,都成为“牛羊的中央厨房”。

  距离赤峰400公里之外,在世界著名的四大优良草原之一——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一幢纯白色的厂房里,待宰、屠宰、排酸、分割、精深加工、清洁生产、速冻、冷藏、冷链运输、冷链销售,64道工序、18个关键控制点层层把关,每一只羊的轨迹,也被精密计算着。

  2016年9月,“国际标准化牛羊肉屠宰及精深加工项目”在锡林郭勒盟大庄园肉业产业示范园建成并投入生产,产业链条涵盖了饲草种植、牛羊繁育养殖、品种改良、屠宰与精深加工等多个领域。整个厂区产地面积近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

  宽阔的园区中,通体纯白的厂房最为引人注目。走进厂房,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正在紧张作业中。数据显示,整条流水线日屠宰肉羊1万只,屠宰肉牛500头,年加工生产10万吨肉制品,年产值近50亿元。

  “锡林郭勒大草原碧草如海、牛羊成群,是世界级的天然牧场,我们正在致力于让这里的牛羊肉加工业能够与优质良种肉牛、肉羊相匹配,并将其转化为高端商品。”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前,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喜良说。

  对畜产品加工行业进行整合提升,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将进一步引领带动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

  展示用的冷冻柜里,是精挑细选、精心包装好的一块块羊肉。越卖越小,越卖越精,标志着产业从低端逐步迈向高端,产品从初级肉产品逐步迈向高端消费商品。随着市场的不断打开,售价和收购价相继提高,最终获益的是草原上的牧民。

  去年内蒙古牲畜存栏连续12年超过1亿头只,达到1.36亿头只,京津地区的优质牛羊肉产品超过一半来自内蒙古。同时,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日益发达的配送体系,内蒙古新鲜牛羊肉在出厂后,可以迅速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今天,人们通过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对每一块牛羊肉进行准确“溯源”。从辽阔草原迈向“中央厨房”,在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中,草原上的牛羊所走过的轨迹,也成为一条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轨迹。而这,也正在成为内蒙古蓬勃发展的加速度。

  “一种精神,它永远不过时” 

  一对姐妹和一支队伍的赤诚初心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我多想和你们一起/在暴风雪中/在大草原/看守公社的羊群”29年前的一个夏夜,海子写下《远方——献给草原英雄小姐妹》,道出千万人的心声。

  在孩子被普遍呵护的当下,人们很难想象两个平均年龄只有10岁的孩子能做出此番壮举:

  1964年的一天,当暴风雪袭来,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为了不使生产队的384只羊遭受损失,赶着羊群在暴风雪中坚持一天一夜,直至晕倒在雪地里。因为严重冻伤,二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动人事迹,相继被写成歌曲、搬上舞台、拍成电影,姐妹俩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53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孩已经年过花甲。姐妹俩始终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用自身行动诠释着爱国、敬业、责任和担当。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编排创作的音乐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谢幕时,响起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走上舞台的龙梅感慨:“我老了,但我仍然怀念草原、怀念家乡,如果再让我回到那一年,为了国家、为了集体,我仍然无怨无悔。”

  姐妹二人这些年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你们当时为什么不把羊群丢下跑回家”。玉荣说:“那场暴风雪,有人说是奇迹,有人说不可思议,其实答案很简单,珍爱生命,善待自然,是我们草原人民永远不忘的信念。”

  2015年,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中,“草原英雄小姐妹”名列其中。退休后,姐妹俩没有闲下,时常奔赴各地与青少年进行交流。玉荣坦言:“我知道,今天的孩子们同样能够做到,而且比我们做得更好。”

  “坐上我的勒勒车,带你去从前,找到鸟熟悉的路,去看当年的草原……从此你会明白,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也唱不完……”由锡林郭勒乌兰牧骑打造的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正在锡林浩特歌舞剧院上演。第一支乌兰牧骑正诞生于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一幕幕乌兰牧骑人演出、劳作的动人场景,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回老一代乌兰牧骑艰辛却美好的旧时光。

  对于草原上的人们,“乌兰牧骑”是一个永恒的符号:1957年初,自治区文化厅根据牧民群众实际需求和牧区特点,提出在牧区和半牧区搞小型的、流动的、综合性的文艺工作队。它的名字就叫“乌兰牧骑”。

  这绝不仅仅是一支普通的文艺队伍。过去,他们在演出间隙,为牧民洗衣做饭、剪羊毛、照相甚至理发,今天,他们还在坚持宣传、辅导、服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任凭时光流转,乌兰牧骑人始终用他们的热血和汗水,温暖和感动着草原上的人们。

  “我们活跃在草原、戈壁、农舍和蒙古包之间,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绝大多数演员都在牧区长大,他们清楚地知道这里生活的人们的习俗和他们的需求,在舞台上表演的也都是属于自己的、充满感情的东西。”《我的乌兰牧骑》主演乌日嘎说。

  60年来,乌兰牧骑队伍已经扩大到75支,由最初的每支10多人增加至40人左右,出行工具从勒勒车变成了汽车,灯光舞美设施也逐步迈向现代化。此外,他们还走出了国门,将“草原舞台之风”进一步刮向了世界。

  “今天,我们的演出条件有了飞跃式发展,旋转式舞台、灯光的加入,为演出效果增添了光彩。但是,乌兰牧骑永远和当初一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乌兰牧骑精神永不过时!”演员斯琴巴特尔每每说到“精神”一词,都会情不自禁攥起拳头。

  56岁的锡林郭勒乌兰牧骑团长、舞蹈家孟玉珍清楚地认识到这支队伍的使命:未来,还要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扬正气的作品。

  龙梅和玉荣早已不再是孩子,乌兰牧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但这一对姐妹和一支队伍身上蕴含的精神,早已融入这片土地,化为这里人们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它经过岁月洗礼,愈发历久弥新。走近它,也就走近了内蒙古砥砺奋进的初心。

  (本报记者 刘梦 李笑萌 高平)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