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记者 张尼)8日晚,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引发社会关注。专家分析称,此次地震和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没有实际联系,但两次地震成因相同。
据中国地震台网官微消息,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对于此次强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向中新网记者分析称,这次地震并不在汶川地震的余震期,所以两次地震没有实际的联系。
但孙士鋐强调,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地震比较多。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叠溪发生过一次7.5级地震,裂度为10度。
孙士鋐介绍,叠溪距离此次地震震中只有100公里左右。当时地震造成6800余人死亡,且地震后形成堰塞湖,震后45天溃坝,又造成人员死亡,所以那次地震的人员伤亡较大。
“此次地震比叠溪震级要小,预计裂度在9度。”孙士鋐分析称,这一级别的裂度,意味着震中区的多数房屋会有中等或严重破坏,震中区会出现地表裂缝,另外,会产生滑坡、塌方等现象,如果遇到下雨有可能会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孙士鋐解释说,此次地震的成因与汶川地震相同,即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的俯冲,造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导致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官微消息,在此次强震后,又发生多次余震。截至8月8日23时整,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106次,其中5.0—5.9级地震0次, 4.0—4.9级地震0次,3.0—3.9级地震2次。
对于余震风险,孙士鋐强调,本次地震后,还有可能出现震级在5级左右的中强震余震,后续还要持续关注,但是否还会有强震还需要会商研究。(完)
下一页 [延伸阅读] “地震云”未卜先知?官方:九寨沟地震和云没关系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