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科学技术史研究者董杰:彰显民族智慧 振兴传统工艺

2017年06月28日 14:48:35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编者按: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正式成立。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参与和见证了内蒙古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多次强调,要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弘扬内蒙古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中国梦”践行者青春励志故事重磅策划“峥嵘七十载,扎根北疆情”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人物专访,聚焦为内蒙古各行各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典型,讲述、记录他们积极投身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火热实践中的时代风采和生动事迹。

  “峥嵘七十载,扎根北疆情”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人物专访第三期

  董杰:彰显民族智慧 振兴传统工艺。剪辑:杨茜

  今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普活动周如期举行。同往年一样,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副教授董杰作为科普活动周的主讲人,来到内蒙古相对落后的边远农牧区,为当地居民讲解民族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知识。

  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董杰一直竭尽心力并乐在其中。2008年,在他的积极组织与申报下,濒临失传的“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工艺”被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9月,蒙古族传统弓箭传承人诺敏将全套牛角弓箭及服饰赠送给斯里兰卡文化部副部长。“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工艺”也作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代表被永远留在了里兰卡古都科伦坡,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民族民心相通的的一条纽带。

  董杰(左)与蒙古族传统牛角弓的代表性传承人商讨牛角弓保护与振兴方案。本人供图

  “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在于它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一直运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每一种传统工艺都是最适应这片土壤而生,是上百年乃至上千年民族的经验积累。”董杰说,自己作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者,有义务用学术研究发掘民族智慧的结晶,唤起农牧民的民族自信。

  兴趣将学术的“冷板凳”捂热

  2001年9月,董杰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学习。作为学校新成立系的冷门专业,入学报道后几天,同学们陆陆续续转至其他专业就读,只有董杰坚持下来,成为科技史专业唯一的本硕博学生。

  “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兴趣使然,自己本身对科学技术史非常感兴趣。”回忆起当初的决定,董杰坦言坚持是源于自己的热爱。也正是这份执着,在本科毕业后的诸多机会中董杰依旧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硕博,直至留校任教。

  董杰工作照。本人供图

  2006年,董杰开始对中国第一部三角学著作《大测》和第一部三角函数表《割圆八线表》进行研究工作。“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开始,一直到最终出版,前后花费近8年时间。”董杰回忆起最后一次校稿,因长时间熬夜,还拔掉了一颗上火导致牙根坏死的牙齿。

  在董杰看来,从事学术研究,坐学术的“冷板凳”,一定要做到“勤、专、恒、合作、交流、有目标”。这十个字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奠基人李迪先生的教诲,也是激励董杰科研路上不断前进的座右铭。

  从传统工艺中发掘民族智慧的结晶

  董杰从事的专业是科学技术史,传统工艺属于技术史研究的范畴。“在科技史的研究中,学术界对边疆少数名族科学技术史关注较少。”董杰向记者介绍,少数民族的科技史中以传统工艺为主,技术成就相对辉煌。

  一次偶然的机会,董杰接触到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艺人诺敏,了解曾经引以为傲的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目前已经濒临失传,草原上射箭比赛所用的弓箭是国际弓,而非传统牛角弓。

  “传统牛角弓的制作涉及到材料学与力学,把不同材料如何恰如其分的粘黏在一起,弓的弯曲程度在多少适宜,这些都是游牧民族的智慧结晶,我们要把他们的智慧发掘出来。”得知现状,董杰立即致力于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并积极组织编写申报书,一级一级申报非遗名录,最终成功将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成功列入第三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去年,西藏马术队从诺敏的手工作坊购买了80多把牛角弓。国家与自治区的民运会已把传统弓箭射击作为比赛项目,这些都为传统牛角弓制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这项传统工艺的保护振兴营造出活态传承空间。当前,诺敏的手工作坊已初具规模,共吸纳5位民族兄弟就业,年收入达三十万。

  董杰(左一)指导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本人供图

  2015年,在克什克腾旗常善沟调研榨油技艺时董杰发现,当地农民的榨油技艺与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的卧式锤榨法完全一样。

  “卧式锤榨法作为中国非常传统的榨油方式,最早见诸史册的就有700年以上历史,并且常善沟是一处活态的技艺传承地,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罕见。”董杰告诉记者,与现代榨油技艺相比,卧式锤榨技艺能最大限度保护油脂粒子不被破坏。

  只有将古法榨油技艺产业化,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传承和振兴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于是,董杰开始为村民制定捶打麻油的生产标准,并用榨油工艺联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起初农民都有自我意识,共有的集体意识比较淡薄。”董杰就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并自费10万余元申遗、申请集体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等进行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在这样的方式下,村民们逐渐认识到卧式锤榨是常善沟的集体品牌,有了集体主人翁意识。

  现今,古法榨油工艺已辐射带动周边1974户农牧民脱贫致富,农牧民可以同时从事亚麻籽的种植业、加工业与销售,一户农牧民的年收入最高可达12万。

  在董杰看来,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之一。“农牧民通常处于边远落后地区,经济条件差,我们学术研究要致力于把来自他们智慧结晶的传统工艺弘扬出来,并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用科普带动民族文化交流

  2014年董杰受邀访问中国台湾地区,为当地学生讲授中国传统科技文明,进行民族文化交流。在阿里山的山美国民小学,董杰给当地几十名小学生展示蒙古族传统工艺等民族工艺。“当地学生的印象中,我们内蒙地区的生活非常单调,就是一个草原,讲授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地貌之后,他们才有了正确的认识。”董杰说,只有将科学技术史研究成果通俗化、普及化,才能向更多人展现中国传统科技文明、内蒙古民族文化。

  每年6月份,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普活动周,董杰往往都会选择去边远落后地区进行主讲。“用历史展现不同民族间的融洽互通与共同进步,正是这种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同时有利于提升边疆地区的向心凝聚力。”

  董杰(左一)前往台湾地区传播交流民族文化。本人供图

  “说到中华文化软实力,不仅仅是四书五经与诗歌等中原传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中,少数民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董杰认为,在特别重视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传统文化保护与振兴的今天,应遵循多元一体思想,将各民族代表性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出来,并积极思考创造性转化和与创新性发展。

  “学之大者,为国为民。”谈及未来的科学目标,董杰说,一方面期望通过科学史展现出东方语境下中国的数学对周边民族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传统工艺,希望能为生长的这片土地,为内蒙古农牧民们带来文化与经济上的效益。(中国青年网 记者刘尚君 实习记者 刘一梦)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