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杨艳)航天十院贵州航天天马公司材料成型部钳焊一班班长姜涛,30年的焊花璀璨人生,从一名普通的焊工到特级技师,姜涛说:“干好一件事,就会有收获!”
6月13日,姜涛为“中国梦·贵州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的记者们介绍他的团队正在攻克的搅拌摩擦焊技术。“搅拌摩擦焊是利用一种特殊形式的搅拌头边旋转边前进,通过搅拌头与工件的摩擦产生热量,摩擦热使该部位金属处于热塑性状态,并在搅拌头的压力作用下从其前端向后部塑性流动,从而使待焊件压焊为一个整体,但是仍然需要操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材料来设定相应的值。”
姜涛认真地给记者团介绍搅拌摩擦焊技术
祖籍在北方的姜涛,因为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贵州,从17岁进入航天军工企业,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原本只有初中文凭的他,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初进工厂时,姜涛的师傅只带了他不到两个月便回到上海,为了练习手握焊枪的稳定性,他手绑沙袋进行训练,并保证每天焊接钢板达到6个小时,就是在这股苦练的劲头下,他进厂7个月就取得了压力容器焊接合格证,顺利转正。
“30年的光景一晃而过,那时候不把技术练好会觉得很丢人,从考上初级技师开始,每上一个台阶就又多了一份荣誉感。”姜涛在手工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及控制方面建树颇多,并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他总结出一套实用的铝合金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艺参数,已被编成《铝合金焊接工艺规范》,作为航天十院内部教材推广。姜涛已先后带出好几批徒弟,在他的指导下,徒弟们大多都已挑大梁,成为高级技师、技师。
姜涛告诉记者,工作时必须穿带好防护服,那怕天气再热
“刚开始我还有一点儿马虎,看见师傅做事情太专注,也不敢怠慢。”姜涛徒弟张锦鹏告诉记者,2002年进入钳焊一班,从一名学习机械专业的学生零基础学习钳焊,现在已经是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师傅姜涛的影响下,已热爱上这个行业。
2015年9月,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发射,并创造“一箭20星”的亚洲纪录。姜涛带领团队承担“长征六号”火箭运输起竖系统和发射台项目中的翻转起竖机构焊接任务,力助“长征六号”成功发射。
在同事的眼中,姜涛用手中的焊枪把航天精神演绎得更加耀眼。
姜涛演示搅拌摩擦焊技术
在某型号产品焊接中,有一块10米长的大型结构件,用常规方法焊接,会造成大于0.1毫米的误差,不但延误交付进度,还浪费材料。考虑到结构件较大,焊接时易产生变形,姜涛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工艺参数,提出了对称焊接后再用火焰矫正的方法,结构件一次交验合格率就由原来的60%提高到了95%。
在焊接某型号发射箱的任务中,由于发射箱口径只有200毫米,人钻不进去,但又要保证内部平滑,3米长的箱体,从一端到另一端误差不大于1毫米。铝合金材质极易变形,而且在颜色上不会变化,看不出是否变形,温度超过300度就很容易自己塌下来,很难控制。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下,姜涛通过自制内撑工装和抱箍工装,保证箱体内外部的变形量,同时在焊接时精准控制热输入,有效控制变形量,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一步一个脚印,一走就是30年,2013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焊工姜涛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姜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姜涛以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技术本领,影响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30年兢兢业业,30年焊花灿烂,姜涛这一生,手执焊枪只做了一件事,但却做到极致。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