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关于重建和复兴古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昨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激荡起层层涟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年前提出的一个富有远见的倡议,现已成为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达成的庄严共识——15日晚发表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通篇以“我们”为主语,而长达10页的“一带一路”项目清单,包含了即将落实的270多项具体成果。
15日傍晚,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出炉了。这份公报的行文犹如一首令人震撼的长诗。它分为18个要点,几乎每一要点的主语都是“我们”:“我们注意到”“我们强调”“我们重申”“我们致力于”“我们鼓励”……而“我们”这个主语包含的是令人激动的一长串名单:“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阿根廷总统马克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公报第一要点列举了出席此次峰会的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3位国际组织的负责人。
“我们”,这个词正在唤起全世界对“一带一路”的主人翁意识。英国《金融时报》15日称,“一带一路”绝非中国的独角戏,而是新型全球化阶段的世界大合唱。例如作为英联邦国家的核心,英国的加入可以使“一带一路”建设在一些沿线国家拥有语言、法律、金融和制度方面的优势。
秘鲁记者协会主席桑切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秘中两国的交往可追溯到商朝时期;在西班牙殖民时期也曾有中国人来到秘鲁;19世纪大批中国劳工在秘鲁从事甘蔗和棉花种植、开采鸟粪和硝石;在当时也有许多中国劳工参与了秘鲁的大型工程。而现在,秘鲁非常期待新的“一带一路”计划。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项目重绘了世界经济版图,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这一项目的特色在于没有强加的利益和在他国的贸易扩张。
美国CNBC网站称,“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要与外界建立一个庞大的物流和运输网。一些国家以前对这项计划不太热心,不过他们的态度在慢慢改变。投资环境在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道这是好事。“东亚论坛”称,“一带一路”成败与否,取决于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如何像拥抱亚投行一样拥抱多边合作精神。如果不这样做,全球经济制度的开放性将受到侵蚀。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刘必荣15日在台湾《中国时报》撰文称,过去西方一些评论认为大陆推动“一带一路”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或认为是“跑马圈地”,这都把“一带一路”的格局讲小、讲窄了。“一带一路”倡议是最大规模的全球振兴计划,是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姜波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埃及、法国、秘鲁、泰国记者 辛斌 韩晓明 姚蒙 孟可心 张志文 柳玉鹏】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