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论坛并主持领导人圆桌会议。这是继G20杭州峰会之后中国又一次主场外交,也是中国与世界共商合作大计,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在这样一个有多位国家元首、1000多位中外各界代表出席的高端论坛上,无论设立什么主题,都会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共识、实施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一、“一带一路”建设是否形成了国际共识?
答案是肯定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这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国际共识。共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的启示,二是现实的需求。
历史的启示。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始,丝绸之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西亚、中亚、北非和地中海几个文明圈连在了一起。千百年来,无数个“张骞”、“玄奘”顶着狂风烈日,无数个“郑和”、“马可波罗”迎着惊涛骇浪,往来在丝绸之路上。有了这条路,有了这些人,才有了物资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互鉴,才有了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现实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突破和生产力的提高,让世界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但是,由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资源竞争等诸多原因,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受阻。小到贸易壁垒,大到两极对峙,“逆全球化”的因素与全球化进程如影随形、无时不在,仿佛人体动脉的血栓和梗阻,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被世界接受,形成共识,不仅在于它的平等互惠,利己利他的原则,更在于它能够关照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和现实的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经济增长乏力问题等等,可谓借历史经验,看世界风云,指未来方向。
二、“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效果如何?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宏大的体系,包涵顶层设计、国际共识、合作协议、建设项目、支撑体系等多个方面。倡议提出3年多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高访推动,政策沟通。三年多来,习近平主席的足迹遍及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美洲。无论走到哪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都是他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政府和最高领导人的带动下,学界、智库、企业都加入了推介“一带一路”的行列。今天,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签订了50多份政府间合作协议。以及70多份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间合作协议。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亚太经合组织的相关决议和文件都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沟通是成功的。
海陆空邮,设施联通。习主席说过,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三年多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130多个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涉及铁路、公路、海运、航空、邮政多个领域。同时,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六大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也初见规模,并逐渐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投资拉动,贸易畅通。与古代的丝绸之路一样,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经贸合作仍然是重点内容。据商务部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达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在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多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185亿美元;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中国服务”深入人心。同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服务、和资本也流向中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搭建网络,资金融通。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与沿线各国和国际组织通力合作,搭建金融网络,创新金融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自2016年1月启动以来,已有57个签署国,累计发放了17.3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包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内的7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丝路基金成立两年来,实际投资额已达40亿美元,重点支持了孟中印缅、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支持项目超过600个,贷款金额超1100亿美元,涵盖产能合作、基础设施、金融合作等多个领域,“一带一路”金融网络正在形成。
文化助力,民心相通。习主席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也提出了五个“相通”的概念,而“五通”中最后一项就是“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目标体系中的一项,“民心相通”既是建设目标的题中之意,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三年多来,中国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方面可谓用力不小。中国对外传播的“国家队”中国外文局,除翻译出版推广发行多语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还在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活动,如“美丽中国、美丽韩国”、“美丽中国、美丽俄罗斯”系列图片展,展示了中国形象,传播了中国文化,也增进了与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中国外文局旗下的中国网,针对海外受众的需求和网络传播的特点,推出了《中国三分钟》《Hi 中国人》《中国范儿》《礼拜助手》《碰词儿》等系列短视频节目和新媒体应用,已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用户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一座座“民心相通”之桥正在沿线国家之间搭建起来。
三、“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也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但是,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伟大事业一样,“一带一路”建设注定是要充满困难和挑战的,其难度远比当年张骞出西域、郑和下西洋大得多。
由于地缘政治造成的不稳定因素,沿线某些国家政局动荡不稳,政策变动性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场开放难度大;政治体制存在着较大差异,民族宗教矛盾复杂;语言文化多样,认识偏差明显;个别国家对中国和“一带一路”的怀疑、误解甚至敌意,如“中国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能源威胁论”等。所有这些风险与挑战,都是中国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国必须共同面对,共同克服的。作为媒体工作者,想就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谈点想法,为“一带一路”建设尽一份力量。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必须实事求是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而不是编好“一带一路”故事,因此第一个要遵守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在宣传推广“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描绘愿景,又要讲明困难;既要讲给世界带来的好处,也要讲带给中国的利益。有的人只讲中国机遇,仿佛“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专属经济区;有的文章只谈对世界的贡献,似乎“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中国一个学雷锋的国际项目。这都是不对的,这样的故事讲出来也不会被人接受。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必须选好素材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四十年来经济发展更是令世界瞩目,所以,中国从来不缺少好的故事。但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就必须尊重传播规律,选好故事素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佛教在丝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与发展,中国援非医疗队与当地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创业的故事... ...这些,都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一带一路”故事的好素材。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必须用准语言
“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使用的官方语言多达54种。要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就要运用好语言工具,把故事完整、准确、生动地讲出去。从事翻译工作的专业机构,如中国外文局、中央编译局和外语院校应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组织编译的多语种“中国关键词”,通过词条翻译和阐释的方式,把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和发展理念介绍给外国读者。
用好语言的另一层涵义是把握语境,找准语气,准确释意,避免误会。在推介“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应避免使用“战略支点”、“桥头堡”等词汇。此外,一些汉语中非常形象的比喻,如一针见血、单刀直入、一语中的、大刀阔斧等,在使用,特别是翻译过程中,要格外当心,否则就会让外国读者感到困惑,你们中国人有事儿说事儿不就行了嘛,干嘛非要一针把人扎出血来呢?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必须注重传播方式
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当然是重要的传播渠道,但在互联网日益普及、新媒体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注重网络传播,特别是新媒体传播。以Facebook为代表的海外社交媒体,拥趸了数十亿计的用户,已全面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最大的传播渠道。因此,也就成了我们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最佳平台。
要用好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就必须提供适合传播的内容,如时长不超过3分钟的短视频节目,“一带一路”沿线的服饰、风俗、美食、文化等内容。中国网目前在Facebook上已拥有超过2000万的粉丝,每月阅读量达1亿人次,互动率达到14.75%,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近期,中国网又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和Twitter四个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一带一路”(Belt&Road)专题账号,目的就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平台,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和相关国家对这一倡议的认知。
三天后,峰会大幕即将拉开,世界将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北京。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