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说“一带一路”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中国西南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贸易格局并不均衡,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进展不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呈加速推进态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匈塞铁路、瓜达尔港等重大项目都在有序推进。
在“一带一路”的六个走廊中,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主要承担国际投资和贸易等职能。经过长期发展,中南半岛国家贸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中国对其依赖程度,有专家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投资和贸易将面临一些需要克服的挑战,建议积极推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战略,科学合理地调整贸易结构,大力推动贸易便利化建设,优化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布局。
对接周边国家战略
中南半岛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以中国广西南宁和云南昆明为起点,以新加坡为终点,纵贯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大陆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和越南的“两廊一圈”构想、柬埔寨的“四角”战略、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发展战略等有关规划实现对接,但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合作进展不一。
早在2004年,中越两国总理进行友好互访时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就明确提出要合作建设“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一直到2016年,中越双方才在声明中宣布,将通过实现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建设,扩大产能合作,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2014年10月上台后不久即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中国与印尼合作建设的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雅加达至万隆(雅万)高速铁路于2016年1月21日开工,双方确定实现2017年双边贸易额50亿美元的目标。
继老挝之后,中国与柬埔寨签署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是中国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签署的第二个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将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2016年,马来西亚率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成立首个“一带一路”中心。“一带一路”与文莱推出的“2035年愿景”蓝图不谋而合。
虽然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合作前景广阔,但有研究人员认为,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贸易关系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贸易格局不均衡将引发国内经济运行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国家猜疑、贸易空间平衡等问题,个体差异将导致各国与中国经贸合作立场与态度的差异,海陆贸易大通道国外段畅通问题,以及域外大国与中国争夺市场的问题等。
专家建议,要积极推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战略,科学合理地调整贸易结构,大力推动贸易便利化建设,优化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布局。
促进共同发展
2016年5月26日,第九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发布《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倡议书》,中国—中南半岛跨境平台、中国—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试点建设项目、南海国际邮轮母港及航线建设工程、缅甸中国(金山都)农业示范区等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784亿元人民币。
中国希望通过促进内陆和向西开放,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在中国内陆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热点区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不久前,中缅原油管道工程也正式投入运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一部分,这一工程投运正在实践造福两国人民的愿景。对于中国,中缅原油管道投运也具有多重意义。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管道的投运使中国开辟印度洋能源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的构想变为现实,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与中南半岛毗邻的云南省加大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和贸易力度,由云南省政府出资10亿元人民币注册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与云南信亿进出口有限公司不久前加入亚太位置服务和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亚太位置联盟通过与老挝万象赛色塔开发区及中国东盟保税贸易产业园合作,布局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北斗产业园。
有研究报告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原先处于边缘地位的中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等地区借助中国这个全球生产网络核心节点向外辐射的机会,必将寻求自身新的空间范围的扩张,并利用“创新、活动、包容、联系”的思维,促进全球生产网络的再度繁荣。
案例·广西
广西:国际产能合作提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洁
从117万吨到2200万吨的货物吞吐量,广西北海铁山港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作为承载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角色的北海铁山港,在其投入运行的这几年里,其货物吞吐量呈跳跃式增长。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考察时提出,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夯实提升中国—东盟开放平台,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铁山港的发展只是近年来广西各港口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广西成立北部湾港,对原先分属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管理的港口进行跨行政区域整合,实现了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广西北部湾港与7个东盟国家的47个港口建立海上运输往来,定期集装箱外贸班轮航线达29条,年货物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
近年来,广西积极谋划,深耕东盟,以重点园区合作为抓手,深度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广西已与东盟的8个国家开展园区合作,正在建设和推进的园区有近20个,基本实现东盟国家合作园区全覆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创新典范的“两国双园”。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国际园区,在中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园5年来,从“三年打基础”进入“五年见成效”阶段。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先后有50多个产业项目落户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总投资超过280亿元人民币。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日前表示,目前园区正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功能的中国第四代开发园区,加快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发展平台,通过设立多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其他金融扶持形式,促进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入园,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已经成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关系的重要方式。目前,中马两国正着力将中马“两国双园”打造成中马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积极开创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
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东盟市场,广西“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国兵坦言,“早期中国许多企业到海外发展不被看好,外国人看中国的产品想到的首先是低价,其次是质量一般。要想改变中国品牌整体形象不容易。”
“2002年,我们就提出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从海外营销到海外制造再到海外并购,柳工分三部曲‘走出去’。”罗国兵说,“一开始,由于对客户需求和当地政策不熟悉,走了许多弯路。后来,我们深入整合当地资源,从公司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先从思维上去重新认识国际差异化,再重点提升产品质量。”
“我们在海外成立党员攻关小组,对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立项攻关。”印度柳工公司党支部书记吴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带一路”南亚部分的重要一环,经过6年的沉淀和发展,柳工印度制造基地已建成为一座世界级水准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整体力量的提升,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要顺利得多了。”罗国兵说,“我们的装载机在亚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比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还高。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在这些区域认可度很高,我们企业在该区域的优势已然得到良好体现。”
据介绍,柳工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拥有178个国际经销商、6个配件中心和8个培训中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覆盖,共有“一带一路”区域海外客户2万余家,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诸多项目,如英国的欣克利角核电站、土耳其的第三大桥、中缅天然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的中巴高速等。
柳工集团“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正是一批广西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跨境产能合作的成功典型。
案例·重庆
一粒咖啡豆的背后
重庆:改变世界咖啡贸易格局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庄冠蓉
不沿边、不靠海,不产一粒咖啡豆的山城重庆,竟然叫板世界咖啡业的定价权,打造全国最大、世界第三咖啡交易平台。开业至今短短十个月,重庆咖啡交易中心累计实现咖啡现货交易额52.68亿元人民币。是什么力量让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梦想一步一步走向现实?
借“一带一路”开放的春风
采访中,作为咖啡交易中心实际大股东和管理者,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能投集团”)董事长冯跃告诉记者,除来自于企业供给侧改革的倒逼外,更重要的是借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开放的春风。
过去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为重庆点赞,明确重庆战略定位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口岸高地、内陆开放高地,把重庆放在了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面来考量。重庆承东启西、联通南北,处于三大战略连接点,在地缘政治经济中无疑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而生性火辣、坚韧的重庆人也是不负众望,在融入全球市场体系的过程中,逐渐搭建起了服务中西部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城市核心功能体系,包括两江新区、中国(重庆)自贸区、中新(重庆)示范项目等开放平台体系;铁路、水港、空港三个“三合一”开放口岸体系;以“渝新欧”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等为代表的开放通道体系;以简政放权、服务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并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政策体系。
做大做强中国咖啡产业的蓝图跃然纸上
嗅到商机的中国咖啡龙头企业云南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宏后谷咖啡”)和正在寻找转型升级的重庆能投集团一拍即合。
德宏后谷咖啡已有超过20年的国际贸易经验,积累了很多国际客户资源,而重庆能投集团同样也在国际市场耕耘已久。强强联合,一个做大做强中国咖啡产业的宏伟蓝图跃然纸上。2016年6月16日,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成立,将打造中国最大的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咖啡(跨境)电商平台、咖啡产业链融资增信平台以及中国咖啡交易结算中心和咖啡大数据中心。
但不沿边、不靠海的重庆能承担起这样的雄心吗?会不会像有些交易中心,最后变样了,背离初衷?冯跃分析道,很多人都认为,咖啡交易要以咖啡生产为基础,这是认识上的误区。纽约、伦敦并不生产咖啡,但却是世界知名的咖啡交易中心,巴西咖啡畅销全球,但因金融、贸易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条件和基础成为世界级的咖啡交易中心。
冯跃说,“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大的咖啡消费市场,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就重庆而言,不仅紧邻咖啡生产大省云南和占世界咖啡产量三分之一的东南亚地区,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东盟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等,既可辐射中国,又可联通咖啡原材料境外供应方越南等地,还可通过‘渝新欧’国际班列运输直达欧洲。”冯跃算了一笔账:取道“渝新欧”从重庆直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000多公里,仅需13天,比江海联运节省30天,比空运便宜4/5。
争取世界咖啡定价权
重庆咖啡交易中心下一步的想法是充分利用现货基础,不断吸引种植、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平台交易,通过跟东南亚、越南、印尼、新加坡相关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做大交易量,逐步改变国内咖啡行业小、散、乱的现状,争取咖啡定价权,服务产业发展。
目前,咖啡交易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作为国家大宗货物,咖啡的定价权被他们掌握,同品质的咖啡,国内每磅价格要低15—20美分,10吨就相差几千元。对在咖啡生产和销售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云南咖啡种植、加工等产业来说,受制很大。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没有自己的标准和话语权,同等品质的云南咖啡在国际市场交易就要比哥伦比亚咖啡的价格低2—3倍。”
重庆咖啡交易中心的成立,可为中国咖农提供信息发布、公平议价、公开交易、资金保障渠道,解决咖农信息不对称、价格话语权弱、缺乏推广平台等问题,有效促进咖农增收,促进国内咖啡产业健康发展。通过辐射中国、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咖啡市场,或可为中国咖啡定价扳回一局。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阳
[责任编辑:黄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