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是基础,是优先领域。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增加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合作共赢、经验共享,破解制约沿线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不仅对助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还有助于培育全球经济新增长点,实现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增长目标。目前,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已经实现了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中国—东盟海运协定》等130多个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涉及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和邮政等多个方面,各项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习近平主席指出,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互联互通取得显著成效
4月21日,首列中欧(厦门—莫斯科)直达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东孚站开出驶往莫斯科。该班列此次搭载40个货柜,货值36.3万美元。这是厦门第一趟直达俄罗斯的中欧快速货运班列。
截至目前,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我国已初步形成西、中、东3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中国铁路已经铺画了中欧班列运行线46条,国内开行城市增加到24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4个城市,已累计开行班列3200多列。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发挥交通运输在支撑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规划制定和机制建设,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均取得积极进展。”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介绍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交通运输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利用既有机制平台,推动共识和规划标准对接。亚太经社会交通部长会议通过了《亚太地区可持续交通互联互通部长宣言》及其5年行动计划;中国—中东欧国家主管部门达成了关于设立中国—中东欧海运合作秘书处的共识,并签署了有关谅解备忘录。中国与沿线有关国家制定了中亚区域交通发展战略、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发展战略,与东盟签署了有关交通规划对接和技术合作文件。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中国—东盟海运协定》等130多个涉及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和邮政的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
据统计,我国通过73个公路和水路口岸,与相关国家开通了356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海上运输服务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与43个沿线国家实现空中直航,每周约4200个航班。同时,还简化了国际铁路联运办理手续,促进中欧间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开展国际铁路运邮合作。
在具体项目方面,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和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及其港口城和汉班托塔港、印尼雅万高铁、肯尼亚蒙内铁路、希腊比雷埃雷夫斯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整治工程以及中俄跨境桥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启动或投入运营。
6大经济走廊进展顺利
近日,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长伊克巴尔在瓜达尔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是自然赋予的礼物,是使巴基斯坦通向繁荣、和平的大道。中巴经济走廊使世界改变了对巴基斯坦的认知。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许多企业,为巴基斯坦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增进了两国友谊。
不仅是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等6大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支柱、“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和骨架,将沿线60多个发展中国家列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优先对象,将“一带一路”建设落到了实处。
交通运输行业也重点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6大经济走廊,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蒙俄经济走廊方向,中俄完成了关于建设黑河界河公路桥、黑河跨境索道协定的谈判和签署工作,两国有关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江铁路桥俄方侧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黑河界河公路桥正式开工;中蒙俄完成了《沿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协定》的签署工作,并组织开展了三国卡车试运行活动;在既有铁路合作文件基础上,中蒙双方磋商后续行动计划,中蒙俄启动铁路通道研究工作。
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方向,完成了对中欧陆海快线、中欧集装箱班列等中欧运输线路的比较研究,编制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中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优先行动清单;中国企业参与了拉脱维亚里加港码头改造、塞尔维亚高速公路等项目;中欧班列成功开展国际铁路运邮测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国际铁路运邮单式,为相关国际组织制定国际铁路邮件运输规则和安全便利化措施提供了数据和经验。
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方向,推进《中亚区域运输与贸易便利化战略(2020)》运输走廊建设中期规划有序实施;完成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的制定、谈判、签署和生效工作;开展了与中亚有关国家国际道路运输协议谈判,签订了《中哈俄国际道路临时过境货物运输协议》并组织开展了试运行活动。
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方向,雅万高铁、中泰铁路、中老铁路、马新高铁和马来西亚南部铁路等一批高铁和铁路建设合作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06—2015)》的实施工作,初步形成了该次区域9大交通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的实施和修订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国达成了新的便利化措施和实施时间表;启动了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二期整治前期工作;中越北仑河二桥主体建设顺利完工。
在中巴经济走廊方向,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巴1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及哈维连陆港建设项目联合可行性研究;中巴双方共同商定了铁路、公路和港口领域后续优先项目,并完成了前期技术准备工作。
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方向,中国企业成功中标孟加拉吉大港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中国和印度双方在铁路既有线提速可行性研究、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人员培训、铁路车站再开发研究、合办铁道大学等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交建逐步迈向高端
最近,“一带一路”重点交通项目蒙内铁路备受关注。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百年来建设的首条新铁路,更受关注的是铁路建设全部采取中国技术标准。
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简称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全长480公里,设计运力2500万吨。中国企业把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带入非洲。
中国交建旗下中国路桥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蒙内铁路项目将是首个带动铁路技术标准“走出去”的大型铁路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规范从向欧美规范学习的初级阶段转变为向其他国家推广普及的成熟阶段,同时该铁路作为东非铁路走廊的第一段,其标准的确定与顺利实施,将直接决定后续数千公里铁路的标准。
如今,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我国对外承包最大领域。“十二五”期间项目总额达2134.9亿美元,2016年完成营业额360亿美元,新签合同557.4亿美元。
专家指出,中国交通建设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呈现出新特点。首先,逐步迈向高端,从过去简单承包施工“走出去”,逐步转变为撬动技术、标准和装备“走出去”。其次,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过去专一的设施建设转向园区综合开发。同时,合作方式日趋多元化,从传统的劳务输出、工程承包逐步转向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运作。
吴春耕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扩大深化合作共识,推进交通规划与标准对接,推动陆上运输通道建设,改善沿线国际运输便利化环境和条件,推动海上互联互通。具体包括: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支持和参与工作,办好加快设施联通主题平行会议,进一步推动与沿线国家就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共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尽早惠及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制,加强与有关国家的沟通协调,提高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提升国内沿海港口的对外门户功能,畅通国际陆水联运通道,深化与相关国家在海上运输和港口建设经营方面的合作。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