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春日的北京,草长莺飞、生机勃勃。一个月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这里拉开帷幕。
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今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必将成为促进沿线国家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栏目,敬请关注!
一个月后,中国首都北京将迎来一场世界性盛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继2014年在北京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2016年在杭州主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后,中国即将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会议。
此次论坛主题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议题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讨论。
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宣布,据目前(3月8日)统计,2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00多位部长级官员以及总共1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代表将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打造平台 意义深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历史节点意义。它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公共产品更好地造福世界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秋天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从倡议提出到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发布,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到“一带一路”进入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等有关决议或文件,每一步都堪称节点。而将于5月举行的高峰论坛,对“一带一路”有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作用。
从中国多边主场外交来说,此次论坛意义不凡。2014年的北京APEC会议、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今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三场活动的精神一脉相承,都强调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互联互通、联动发展。与前两场会议相比,此次论坛是中国首次倡导、首次主办的国际合作峰会。此外,“一带一路”地域和国别范围是开放的,中国欢迎各国、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合作共赢。与APEC、G20机制相比,此次论坛在议题设置、合作领域、推进方式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将充分考虑各方关切。
从全球化角度看,此次论坛积极意义明显。此次高峰论坛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更便利的联通条件,更好造福各国和各国人民,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发展,实现“再平衡”。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