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雄安新区承载非首都功能:教育医院科研疏解关键在能否留住人

2017年04月05日 11:52:22  来源:澎湃新闻网
字号: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地的雄安新区此时横空出世,将来会否有大量高校“迁”至此处?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近日引发热议,新华社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继续向两地转移部分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8月召开的发布会上也表示,未来一批京津高校将在河北开办分校分院。

  专家认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地的雄安新区,势必会引来众多高新产业及高校医院、科研机构。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认为,此次北京部分教育功能疏解“不仅是面向雄安新区等周边地区,其他教育落后地区也可参与进来,抓住这次历史机遇”。

  瞄准京津地区学校医院、科研院所

  3月31日,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会见了河北雄县县委书记万树军、县长杨跃峰一行。双方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校地合作进展进行了交流。会上,校长宋维明表示,北林大和雄县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北林将结合白洋淀生态研究院和京南花谷等项目,继续为雄县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在可持续合作中,为服务地方经济、生态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澎湃新闻梳理雄安新区所涉保定雄县、安新、容城三县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早有布局。

  容城是“北方服装名城”,服装业是容城县的当家产业。过去的几年中,河北省服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容城成立,同时当地政府与北京服装学院展开合作,举办了首届“白洋淀(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北京服装学院官网新闻显示,为促进校地合作,该校2015年年中曾派年轻干部前往容城县挂职锻炼,任容城县副县长一职。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容城对“产业”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规划更为具体,比如明确提出要强化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做实高校联盟,发挥智力支撑作用,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资源;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力促北京服装学院保定分院在容城落地。

  在雄县3月23日发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当地政府提出要“努力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瞄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把央企、知名民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作为主攻方向,把引进高附加值、高税收项目作为主要目标。

  为促进教育发展,雄县教育局早在2015年年底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为该县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指导。

  安新县在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有的放矢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瞄准中央国家机关、央企、知名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市场等,结合安新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共振点,精准主动对接”。

  京津“大院大所”成为安新县引进重点: “精准促进项目落地,积极促进京津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科技孵化等产业,社会公共服务和事业性服务机构及企业总部项目落户安新。”

  2016年8月中旬,北京名校八一中学保定分校落成,保定市教育局局长徐志清曾称,保定全市教育系统与京津地区各类对接项目已逾百。“将利用保定的区位空间、园区优势,吸引更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迁入保定或设立分校。”

  教育功能疏解要和教育均等化改革相结合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2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称,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技术等,以及航空航天、机器人等现代走在国际前沿的新产业,可能会在新区落地。高校、医院、研究机构等是集中承载地的配套要求,所以相关的产业、机构、甚至部门,都可能疏解到新区。”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对此表示“乐观”。4月3日,章友德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目前北京有8所“985大学”,26所“211大学”,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到一个城市,这必定会吸引优秀人才积聚,造成城市膨胀。“未来可以期待的是,北京部分高校本科招生会集中在雄安新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谈松华4月3日告诉澎湃新闻,“雄安新区”目前尚在战略阶段,如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无具体规划,但可以预料,“最先过去的应是和新区产业高度相关的院校”。

  章友德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北京部分教育功能的疏解要与教育资源均等化改革相结合起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发挥高校的自主办学”。“不仅是面向雄安新区等周边地区,其他教育落后地区也可参与进来,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全国有18个新区,各有侧重和优势,都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支撑。比如,贵州贵安新区的优势是大数据,舟山群岛新区是海洋经济,那么是否可以借这次机会针对性地引进一些学校和人才?”

  “有需要的地方应该和北京高校协商,将部分办学功能向当地转移。如果做好准备,拿出相对于北京更好的条件,是能够吸引到优质教育资源的。”章友德说,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仅仅是河北的事,要全国一盘棋,期待这次在教育布局方面的调整,能够和高等教育改革统一起来。

  承接京津高校需要创条件,不能靠“拉郎配”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吸引京、津等低高校资源落户,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则称,“高校迁移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老师、学生愿不愿意,一些大城市城郊也有大学城,但是因为缺乏相应配套,给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生活带来困难,这不是把大学搬到那里去就能解决的。”

  “雄安新区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版的‘硅谷’,关键问题是能不能留住‘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程方平4月4日告诉澎湃新闻,教育资源的转移“不光是楼盖起来就行”,教学条件、生活环境都需要考虑。“举个简单的例子,北京生活成本高、空气污染严重,雄安能否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呢?如果单纯依靠行政部门的‘命令’,说迁就迁,那不成拉郎配了。”

  程方平认为,北京教育资源的“疏解”,不会从过度集中在北京变为“过度集中到雄安”,这应是共识。“雄安新区未来的产业需要相关的高校,北京其他周边地区同样需要与当地经济相关的高校。教育资源做到相对集中较为合理。”

  程方平告诉澎湃新闻,教育资源丰厚的北京、天津过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地方,但实际上遗留了许多问题,雄安新区正如一张白纸,提供了“重做”的机会,作规划时一定要借鉴这些前车之鉴,以前的办学模式不能生硬地搬到地方。“硬件之外,体制、政策、法规,教育布局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协调,这些都需要作出改变。”

  (原标题:雄安新区承载非首都功能:教育医院科研疏解关键在能否留住人)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