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稞炒熟,然后磨成粉,就是糌粑,它是藏民族最传统的主食之一。
在很多具有仪式感的藏族民俗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它被赋予最吉祥、幸福的寓意,并充当主角,“粉”墨登场。
今天,要给大家讲述、呈现的民俗和故事就与糌粑有关。
2017年3月12日,藏历元月十五日,是藏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一个吉日。
初春的江孜县天气尚未转暖,每年的这一天,清晨尤感寒意。
早上6点40分,天未亮。
道路上,已能看见三三两两的人群,或步行、或乘车、或骑乘电摩托,由江孜城的四面八方向白居寺聚集。
当晨光洒在江孜老城街道上,勾勒出一个姑娘的身影,她手捧经幡,肩背糌粑袋,步履匆匆。
很快,她的身影与人流汇聚一处,消失在白居寺方向的晨曦中……
她叫尼琼,江孜老城区布琼和央吉家的女儿。
“西藏粮仓”与骄傲的丰收
江孜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日喀则市东部、年楚河上游,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
充足的日照、大面积的耕地、多年来治理有效的年楚河水的滋润,使得江孜连年丰收、粮食充盈。
“西藏粮仓在日喀则,日喀则粮仓在江孜。”这句民间传言享誉西藏。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粮食是江孜人的生命之根,也是骄傲之本。
这里的人们期盼丰收、热爱丰收,也炫耀丰收。
一个有关丰收的、象征吉祥和幸福的、充满活力的民俗活动 —— 白居寺立经幡长杆(也叫竖经杆)仪式与相伴而生的“糌粑大战”,在每年的藏历元月十五日,如期而至。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