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K51/52次列车长朱运涛在列车办公席查阅工作记录。中国网记者 郭泽涵 摄
中国网新闻2月16日讯(记者 郭泽涵)2月13日23时07分,开往山东日照的K51次列车从北京站缓缓开动。20年前,连接首都与沂蒙山革命老区的桥梁——K51/52次列车开通。列车长朱运涛跟随这趟车也整整20年,他见证了铁路的巨大进步,也见证了沿线包括沂蒙山革命老区的迅猛发展。
2月14日,K51/52次列车的餐车间悬挂的中国结和春联。中国网记者 郭泽涵 摄
中国网记者在K51/52次列车上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谈起朱运涛,京照车队书记雷轶说:“他从没有离开过这趟火车,从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位沧桑稳重的老车长。”
“我第一次跟这趟火车的时候是一名乘务员,后来担任了车长,跟这趟车20年了。与经常乘坐这趟列车的乘客都熟悉了,很多乘客知道K51/52次列车有个车长叫老朱。”朱运涛笑着说。
人民铁路为人民
“记得我们第一趟列车行至临沂到日照这个区间每到一站都是锣鼓喧天、彩旗飞舞,当时是四月初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欢迎队伍不畏寒冷冒雨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 朱运涛说。
2月14日,一名乘务员正在软卧车厢为旅客换票。中国网记者 郭泽涵 摄
记者看到在硬座车厢设有列车员工作台,雷轶书记告诉记者,这是乘务员为乘客提供延时下车、卧铺、提供医药等服务的工作隔间,“有时候年轻的父母带小孩上车,没有照顾经验,小孩满车跑不小心就会跌倒或者蹭伤,我们这里配备的有药箱,一般的感冒、发烧、跌打损伤的药都有。急需医治的乘客可以先稳定住病情,遇到病情严重的乘客,我们会和铁路部门联系,帮助乘客在有医治条件的站点下车就医。”
记者了解到,几年前购票还没有实行实名制的时候,上下人员复杂、流动频繁,还有人提着大捆钞票上车的现象,甚至还有孩子走失的事例,列车人员的工作相比现在更加繁重。
朱运涛讲述了一件事,“零几年的时候,有个家在莒南的5岁小孩,他的父母在北京打工,他因为思念父母随人流进站上了车。家里找不到小孩随即联系他的父母,多方查找未果。父母怀疑孩子是不是上了他们经常乘坐的K52次列车。当时我看到有一个小孩在车厢里走动,好像没有监护人,我就留了个心,不出所料很快就接到了铁路部门的电话,问K52次列车是不是有个小孩独自上了车,他的父母正在焦急地等待他的消息。”
2月14日,京照车队书记雷轶(右一)帮助一名外国旅客联系接站的朋友。中国网记者 郭泽涵 摄
列车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
K51/52次列车不仅把首都人民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老区人民的心中,也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朱运涛介绍,K51/52次列车刚开通的时候,沂蒙山革命老区的孩子都没见过空调列车,很惊喜。当时沂蒙山老区有很多棚户区,其中很多是临时搭的棚子,非常贫困,“我当时很受震动,后来随着铁路开通,沿线经济快速发展,现在山区里很多地方盖起了二层楼房。”
“我们列车路过临沂,现在的临沂是全国第二大小商品批发市场。到了晚上,你会看到铁路两旁灯火通明,一派繁华的景象。”一名列车员向记者介绍,“很多北方的乘客选择在日照购房,到了炎热的夏天,有一些临近日照的车站的乘客周末或者假期常来日照海滨浴场游泳避暑,晚上再乘K52次列车回家。”
2月14日,列车长朱运涛在上下乘客较多的临沂车站观察。中国网记者 郭泽涵 摄
列车与兵员情意深结
“很多老革命是沂蒙山区出来的,之后他们的子弟和农民子弟去当兵,我们K51/52次列车也承担着运输新老兵员的任务。”朱运涛介绍。记者了解到,列车长与列车人员积极履行运输新老兵员的义务,送新兵入营,送老兵回家,关怀到位、用心服务,很多兵员与这趟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朱运涛向记者讲起了这趟列车与兵员的故事,“有一次在从北京到日照这趟车的行车路上,我看到车厢里有一位老兵正在用抹布擦车厢的玻璃,他告诉我几年前他就是乘坐这趟列车去的军营。当初还脾气暴躁,什么都不懂,经过几年训练,现在看到哪儿脏了心里就不舒服,他说这趟车送他去了梦寐以求的军营,就像家一样,来到了这趟车就等于回到了家”。
K51/52次列车干净、整洁、有序的车厢。中国网记者 郭泽涵 摄
“这20年来,列车上也没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我们列车工作人员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担负列车安全运行的使命” 雷轶说,“将来我们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保障旅客安全、舒适、便捷出行。”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