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9点,位于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比孟村的电子商务便民综合服务站(农村淘宝店)刚一开门,就挤进来了几位村民。大家围在店长尹俊的电脑前,选这选那,小小的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农村淘宝上买东西,方便、快捷,关键是质量好、价格低,省时省力,深受村民们喜欢。”尹俊告诉记者,当天上午服务站就完成了14笔交易,交易额达1200多元。
今年26岁的尹俊,生于比孟村、长于比孟村,2013年从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曾先后到上海、贵阳等地工作。
2015年7月,龙里县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一直关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尹俊放弃了在贵阳的高薪工作,经过一系列培训后,终于在2016年3月在比孟村开起了农村淘宝店,当起了“店小二”。
“要把事情干好,必须下苦功夫。”尹俊的店开业后,很多村民对这个新事物半信半疑,担心买的东西质量不好,上门问的多,真正下单的很少,局面一时难以打开。
为让村民了解电商、接纳电商,尹俊跑遍了全村,贴海报、发传单,挨家挨户做工作,让更多的乡亲熟悉村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尹俊的不懈坚持下,如今,村民穿的衣服、用的电器,大多购自网上,店里的交易额也日渐增长。
电商改变生活。54岁的村民尹崇菊对此深有感触。
“去年9月,儿子结婚,装修新房用的灯饰、婚宴用的酒水都是在村淘买的,质量好、价格公道,而且送货到家门口,让我们省了不少心。”尹崇菊告诉记者,她去年通过电商买了3万多元东西。
如今,尹俊的小店月交易额达到6万元左右。“不仅自己能有一份可观的收入,而且还能在家照顾老人,为乡亲们服务。”尹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起初回家创业时,父母都不支持,觉得一个大学生在城里好好的工作不干却跑回村里,没有面子。如今,他们看到我的事业一天天做大,逐渐理解了我,还经常来店里帮忙。”尹俊说,“春耕即将开始,我们准备搞一个‘春耕季’活动,让更多村民买到物美价廉质高的农资产品”。
“农村电子商务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但也有不少不如意之处。”尹俊告诉记者,自开业以来,村民购买城市的产品方便了,但村里的特产还没搭上电商的快车走向外面的世界。尹俊一直计划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村里的红粳米等土特产卖到山外、省外,但受限于包装、品牌等因素,尹俊的设想至今未能如愿。
“我准备近期到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做精产品、做响品牌,让咱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农村,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虽然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尹俊对未来满怀信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吴秉泽)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