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春晚不只是“博君一乐”,还有家国情怀

2017年01月28日 09:11:5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今晚8点,作为中国民众除夕之夜的“老朋友”,央视春晚将如约而至。有人满心期待,也有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段子”要吐槽。

  尽管导演换了一茬又一茬,吐槽春晚还是成为年轻人过年的“保留项目”。正如今年春晚总导演杨东升直言“吐槽是很自然的”,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一方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指望用一台晚会满足天南海北、老中青幼所有国人口味,无异于天方夜谭。另一方面,伴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当下互联网时代审美和娱乐门槛都在日渐攀高,看电视本就已经不是茶余饭后的“必修课”,要人们搬着小板凳安安静静看完四个多小时的晚会还不“找茬”,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我们也欣喜看到,在层出不穷的观众吐槽“倒逼”下,每年的春晚都在自我提升,这顿歌舞戏曲小品等组成的“年夜饭”已经诞生了不少“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2016年猴年春晚,百岁抗战老兵现身春晚舞台,用被子弹击穿过的手掌敬了一个军礼时,多少人为爱国精神动容;华阴老腔一声吼,陕西秦腔的魅力吼得淋漓尽致。据此前媒体报道,今年鸡年春晚,近50位演员将表演一个具有新疆特色的语言类节目,突破了语言类节目演员少的常规设定;傅园慧搭档冯巩、林永健,预计将是“表情包”与金句齐飞。形式上,每年春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开门办春晚到设置分会场,从LED屏幕的舞美设计到电子升降台再到VR直播,林林总总,无不是走近群众、创新技术的尝试。

  陪伴国人跨过30多个年的春晚,从单纯的一台晚会,已经几乎化身成春节民俗,春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这也决定了春晚在追求艺术和“博君一乐”之外,还要有足够的思想性和人文情怀。

  每一年春晚的不同,体现的是中国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不管是晚会主题选取还是节目最终确定,都能透视当前社会热点和百姓期待。正如杨东升所言:“去年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今年即将来临的社会发展亮点,无疑是春晚舞台最需要反映的主题。”

  处在发展关键期、步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尤其需要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将各项改革事业向前推进。而春晚,正是凝聚共识、增强“软实力”的优秀平台。因此,春晚不可能轻装上阵只顾联欢。节目的编排需要找到传统叙事方式和观众喜好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想法设法给人们带来温暖、欢乐以及家国情怀。

  对于春晚这个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典,我们期待更多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下流行文化的融合,也乐于看到更多社会变迁和百姓心愿的记录与诉说。当然,我们也希望,对待春晚,观众吐槽时能多一些理解,对待观众“挑刺”,央视也能多一些淡定。(新华网 陈俊松)

[责任编辑: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