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彭景
图|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彭景 李娟
汽车一路疾行,全国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一行人到了塘约村。一进村里,一排排绿瓦红墙的小别墅错落的映入视线,不远处的山顶立着"穷则思变"四个大字,似乎告诉所有人塘约村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位于平坝区乐平镇北部,辖11个村民组,921户3393人,现有耕地面积4860亩,森林覆盖率87.6%。2013年以前,塘约村还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村,村集体经济不足4万元,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陈旧,而2016年村集体经济却已达到200万元。
塘约村山上的“穷则思变”标牌醒目
干部队伍带领突围
在塘约村村主任彭远科向记者介绍到,塘约村坚持把建设一支坚强有力、务实肯干、敢于担当、作风过硬的村干部队伍作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根本,"建立健全干部考评体系,对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议事会分别实行'三级考评'和绩效管理,对党员实行'积分'管理。"彭远科说。
为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冲出贫困重围,塘约村敢于阅新路,围统"亮感支+合作社十公司+表户"的发展思路,实施"七权"同确,探索"村社一体、合股联善"发展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和资金与集体合股联营,按照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的受益模式进行利润分成,促成了村集体与村民的"联产联业""联股联心"。2015年村集体经济近80万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已达到200万元,成为"三权"促"三变"的典型。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塘约村相关情况
"股民"入股能致富
"我家有四亩土地,我都已经全部入股到合作社中了,每年有分红,我在这里做看护这些羊肚菌,还有工资",记者见到村民肖红的时候,他正在大棚里照顾刚种下没多久的羊肚菌,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的笑容。肖红今年45岁,是土地确权制度的支持者,去江苏打工过,11年回来后做了两年水泥工,又开始种植大棚蔬菜,村里开始种植羊肚菌的时候被请来看护。现在肖红一家两夫妻每年收入能有五万多,和在外打工时候有所增多,肖红说,"现在孩子大了,留在家里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组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塘约村脱贫致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按照"稻鱼共生、休闲观光、科技示范"的发展规划,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等模式,鼓励村民用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参社入股,并成立了由村干部、寨老、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根据产量对每亩土地按300元至700元不等分级估价、折算股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入股或其它形式的合作协议后,按照3:3:4进行利润分成,即合作社和村集体各占30%、村民占40%。
社员优先到合作社务工,除领取工资增加家庭收入外,合作社还帮助其解决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销售等困难,推动合作社从传统的包地种向作为土地经营主体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型市场主体转变,使村民总收入由"土地收入=流转收入"变成了"土地收入=股份分成+工资收入",更为宝贵的是,在这个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教会了农户农业实用技术,转变了农户的思想观念,拓宽了农户增收致富的渠道。
村民杨成林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喜笑颜开
"空壳村"成"小康寨"
"返乡青年基本上都有一技之长,能做不少事情了。"彭远科这样跟记者说到,村里的运输队就是由村里组建的,现在有200多个车,800多人,都是村里的人。以前的塘约村,劳动力外流,年轻人几乎都会选择外出打工,以至于"空壳村"的情况非常突出,而现在,更多的人选择归来学习手艺、带动致富。
记者见到村民杨成林的时候,他正在自家漂亮的两层小洋房中坐着逗弄重孙。现年82岁的杨成林家里已是四世同堂,他自己做了一个农家乐,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他28岁孙子杨松松毕业后去了江苏一家铝型材料厂打工,现在在村里的运输队工作,由于懂一些装修技术,杨松松回到家乡后便和家人一起盖了现在这个漂亮的小洋楼。杨松松的妻子在村里的合作社工作,一家人每个月有一万多元收入。
塘约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40户变为现在的26户82人;2015年村集体经济近80万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已达到200万元…这些代表的不单单是一个个数字,更是塘约村快速变化的体现。大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乡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农民收入实现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昔日的"空壳村"正在向"小康寨"嬗变。
塘约村已逐渐成为“小康寨”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