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风骨犹存。2016,许多人离我们远去,他或她,曾倾一生之力,充盈并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即日起,夜读栏目推出《2016:远去的背影》系列。
今时今日,中国上空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也是中国力量。在那个无比艰难的年代,是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今夜的故事,关于“歼-10之父”宋文骢(cōng),关于“追求”。
9:13 听! 来自央视新闻
△配乐/Isaac Shepard - A Fond Farewell
九三大阅兵,国人的共同记忆。
8架歼-10在空中拉出8道绚丽彩烟,谁不因此而心潮澎湃呢?
当时距离歼-10成功首飞,已经过去了17年。由我国自行研制,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依然作为中国空军的标志,接受检阅。
歼-10的横空出世,令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这是数以万计的研制人员二十年的奋斗,也是被誉为“歼-10之父”宋文骢一生的追求。
△宋文
骢〔1930年3月26日-2016年3月22日〕《宋文骢:追求》
文/央视新闻综合
少年伤痛:怎么就不能把日军飞机打下来?
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1930年,宋文骢在云南出生。童年时代,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防空警报,警报什么呢?——中国飞机跑了,日本飞机来了。我们没有抵抗力啊!”宋文骢扼腕,一个国家如果落后,那挨打起来是没完的。
“我 们这一代人,生下来就赶上了‘九一八’。抗日战争时,我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耳边不停响起的空袭警报和整天在头顶盘旋的日本飞机,每天都有人被炸死。那时我 们的武器老打不着那些飞机,我就很气啊,怎么就打不着呢?那时我就老琢磨着,应该再发明出点什么弹来,一打就中。”
“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
△宋文骢
1949年,19岁的宋文骢成为一名侦察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宋文骢成为一名空军机械师。回国后第二年,他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始了飞机设计生涯。
1960年春,按照协议,苏联派出一组专家来华咨询。对于“老大哥”们,宋文骢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开会讨论中,一位苏联专家发言时掏出一个小本子,我们一位同志无意识地凑过头去,结果这位专家对我们的同志睨了一眼,会后小题大做地提出了抗议。”
这件事让宋文骢很受刺激,从那时起,他就悟出一个道理,长年啃别人嚼过的冷馒头,就只能永远当个可怜的乞丐。他立志,要走出一条中国独立自主设计研制飞机的道路。
只一刻钟,改变历史。
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少数西方国家已经在航空领域研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而此时,我国的航空工业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处于空白,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与第三代先进飞机的研制要求相差甚远。
1982年2月,中国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在北京海运仓总参谋部招待所召开,普遍认为沈阳601所的歼-13将胜出。
宋文骢作为成都611所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但任务只是去“帮助参谋参谋,完善完善方案”。或许为了做到优中选优,会议“意外地”决定给611所一个机会,发言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刻钟。
△宋文骢在介绍鸭式布局飞机的特点
尽 管没有飞机模型,没有图样资料,手里有的只是连夜赶制出来的几张明胶片,但在短短的15分钟内,宋文骢从未来战争怎么打开始讲,提出新战机应该强调机动 性、中距离导弹拦射、电子对抗等需求,然后拿出了611所的鸭翼布局方案,令在座所有人印象深刻。经过讨论,会议决定暂停选型,给两个月时间让601所和 611所完善各自方案再行定夺。
1984年,经过三次新歼选型会和发动机选型会的反复研究,611所的鸭式布局被选为最终方案进行发展。
1986年,邓小平批准新歼研制,列为国家重大工程,代号10号工程。随后,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宋文骢担任总设计师。这一年,宋文骢56岁。
一埋头,就是12年。
研制一架飞行性能好、作战能力强的歼击机仅有一个漂亮的外形和先进的方案是不够的。研制初期,宋文骢所在的飞机研究所里连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都没有,大量的计算和绘图都得靠人工完成。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宋文骢带领着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在从没有涉足过的模型生产、风洞试验、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领域,迈开了艰难跋涉的脚步。
△宋文骢
歼-10渐渐成型了,离试飞的日子越来越近,可是就在这时,发动机试车实验中却发生了意外:由于发动机强大的吸力,飞机内部细小的金属屑连续两次将发动机叶片打坏。“心里非常难受,打不起……一台(发动机)就需要好多的钱,那天我差一点流泪了。”他和同事对上万个工序层层排查,后来再没有出现过这个致命的问题。
当 时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俄罗斯苏-27的25架原型机中摔了10架。这如同一个魔咒,笼罩在团队每一个人的心头。“这种飞机没有不摔 的,所以他当时压力很大。”歼-10战斗机副总设计师戴川回忆,“宋老的方法就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把工作做到位。”
而由于从事着共和国保密程度几乎最高的任务,父母和兄弟都不知道宋文骢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有一年,弟弟宋文鸿去探望他,无意间看见书柜里有几本医学类书籍,回去后便对家人说:“哥哥现在可能已改行当牙医了!”
“以后,我的生日就是这天了!”
1998年3月23日,一项项试验顺利通过,歼-10平稳着陆,首次试飞成功了!
△歼-10试飞现场,年迈的背影(左为宋文骢,右为总工程师薛炽寿)与空军新生力量。
歼-10双座飞机和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回忆,“我没见老头流过泪,但是那一刻,我觉得他肯定是在哽咽的。确确实实我也感觉到他毕生的精力,最终化作了一种战斗力,他的一种追求的实现。”
那一天,为了纪念这个对共和国的苍穹疆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3月23日。“我想的不是说一架飞机首飞就完了,我考虑的是我们的飞机出来后它在什么层次上,最终一定要使我们的飞机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此后,歼-10在长达五年的试飞历程中,完成了数千次起落,却从未摔过一架飞机。
2006年12月29日,中国制造升华为了中国力量。中国向世界宣布:“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歼10战斗机,已成建制装备部队、形成作战能力。这对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那一年,宋文骢76岁,离他受命为歼-10总设计师之时,已经过去了20年。
歼10飞机,我国军机研制史上,第一个由我国完全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歼10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先进战机跻身于世界航空先进行列。
24小时之于宋文骢,24小时之于你。
有人曾当面问宋文骢:搞一个型号少则8年10年,多则20年,你今年50多了,这飞机能在你手里定型吗?
他回答道:“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只要为他们铺好了路,到时候我老宋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宋文骢更高明的人来接着干。”
在他的影响和培育下,以歼-10双座飞机和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航空新人,一大批站在航空科技前沿、全面掌握了航空高新技术的飞机设计师,航电专家,飞控专家和机械、软件开发等优秀人才,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和栋梁。
2004年起,宋文骢卸下了总设计师的担子,转而成为中航工业成都所首席专家,依旧坚持每天上班。
然而今年,没有等来歼-10十八岁的生日。就在此前一天,3月22日,“他去了离翱翔的飞机最近的地方”。
在被问到“生命中还有什么遗憾?”时,宋文骢缓缓地说,“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人的寿命太短,时间太少了。如果人能活到100岁、200岁,那我还能为自己的国家研制几架飞机。”
你呢?你的一生在为了什么而忙碌着?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