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中国@201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民生改善无止境

2016年12月26日 13:0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2月2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等工作。

  这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今年年终岁尾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笔者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可谓是高屋建瓴,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发展全局的高度看民生。显然,全面小康不能只盯着经济增长,还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基本原则,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让人听得暖烘烘的。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全面两孩”落地、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打破“一考定终身”……今年以来,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强势推进,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什么、推进什么。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数据显示,中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8.7亿人,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16亿人、1.78亿人、1.82亿人,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贫困人口预计减少1000万以上……“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民生答卷温暖人心。“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许多“两难问题”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我们要去产能、去杠杆,又要守底线,稳就业;我们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可还存在着分配不公的问题;各地建的房子多了,却还有部分人住不起……破解民生热点难点,既是百姓受益的过程,也是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增长潜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民生改善无止境,改革唯有“进行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只有不忘改革初心,才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披荆斩棘、行稳致远,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赵虎启)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让民生关切温暖人心

2016:盘点十大民生热点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