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农历三月初三

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解读丨从六方面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

2016年12月18日 09:12:54  来源:央视新闻
字号:    

  其五:务实性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也正逢全面深化改革三周年。过去三年,三十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以去年7月的第十四次会议为节点,到本月的第三十次,连续强调改革中的一个“实”字——务实的实,落实的实,抓实的实。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意在让处在“落准、落细、落实”阶段的全面深改,对2017年经济工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务实性强,就是一次把问题说透,把一个问题上的关键点都“拎出来、讲明白”。比如在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那句话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房”背后的四个关键影响因素——钱、地、人、市,分别提出了指向性极强的要求,“钱”要用于支持自住、遏制投资投机,围绕“地”要合理调节土地供应量,围绕“人”要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市”要加强监管和规范。没有空话套话,句句直奔关键点、着力点。

  其六:平衡性 

  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充满着辩证法的光辉。所谓平衡性强,就是强调辩证看问题、坚持用“两点论”看问题。之前在论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他就强调过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辩证看待、平衡把握。  

  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中,特别强调“稳”和“进”的关系,强调要充满信心又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强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辩证统一,强调“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强调“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调“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等等。这都是平衡性的具体体现。

  从昨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一出来,很多解读者都是敏锐地抓出了会议精神中的“新词”、“新提法”。这种认识方式当然很好,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只关注这次会议精神里的新说法。把中央部署中最新的变化和一贯坚持强调的内容放在一起看,才能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准、看全、看懂,也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的大逻辑、大格局,认识到、把握准、落实好。 

文丨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责任编辑:郭碧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