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东北振兴再出发]吉林前三季GDP增6.9% 经济持续回暖

2016年12月01日 15:52: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字号:    

  在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的一间工厂内,工作人员在调试激光调阻机。 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298.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6.9%,是自2014年一季度以来,吉林省GDP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吉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有福对记者说:“吉林经济回暖,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系列战略决策,是吉林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结果,这其中《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起到了助推作用”。

  吉林省从规划入手,2015年10月省委召开专题会议,集中民智,为《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明发展方向。今年3月吉林省政府正式印发,使吉林振兴有序展开。

  从“老三样”到“新四样”

  今年年初,吉林制定了国企改革、服务业创新发展和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战”战略部署,拉开了振兴序幕。吉林“十三五”规划中,对吉林省未来振兴路径、方式方法作了规划,并在开局之年得到充分执行。吉林发挥“五大优势”,实施“五大举措”,加快“五大发展”,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手抓,创新驱动,行稳致远,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华丽转身。

  吉林“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进工业转型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老企业通过国企改革焕发生机,从“老三样”到“新四样”,在经历成长之痛中,筑牢转型升级的“底”。

  吉林经济靠工业,工业依赖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老三样”。上半年通过国企攻坚战,提升支柱产业,国有企业发挥定海神针作用。汽车产业摆脱颓势,龙头企业一汽1至9月份销售225.9万辆,同比增长12.4%,拉动占吉林经济40%的长春市经济总量同比增长7.2%,为吉林经济增长立了头功。石化龙头企业吉林石化加大炼化规模,科学运转,降耗增效,一举转亏为盈净赢利12亿元,摆脱10年亏损局面。老牌国企吉林化纤补短板,调结构,旧貌换新颜,长丝、腈纶、碳纤维原丝3大主导产品占据国内20%以上的市场份额,企业扭亏为盈。农产品加工初步摆脱玉米价格下降影响,重拾升势。老国企“稳”字当头。规划中强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进”字,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旅游业为吉林优势产业“新四样”,正在为振兴提供新动能。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8.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9个百分点;医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均超过10%。

  从“二三一”到“三二一”

  东北经济结构二产业重,三产业“跛”,吉林三产占比只有36%。为调结构、转方式,吉林“十三五”规划提出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引领结构优化升级,改变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产业体系,下大气力补齐服务业这个“短板”,产业重心从二产业转向三产业,平衡发展一产业。今年2月,吉林省召开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通过服务业这个黏合剂,把农业、制造业与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建成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产业结构。前三季度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占GDP比重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金融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冰雪旅游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深受投资者青睐。吉林省今年国庆期间接待各地游客1180.98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8%。

  中俄朝边境的小城珲春,凭借生态优势发展旅游。去年10月初,珲春开通了高铁,5天中涌进了5万游客,一床难求。

  东北各省份经济活力低的重要原因是民营经济不发达。吉林“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吉林省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召开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推进会等形式,建立“亲”与“清”的正常政商关系,做好“放”与“减”文章,营造爱商、亲商、近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前三季度,吉林民间投资始终保持投资主导地位,完成投资7946.48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全部投资的74.7%。

  从线性发展到块状发展

  从线性发展到区域块状发展,这是吉林省规划中的亮点。吉林省自东向西分三大板块推动特色发展:东部长白山区域为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长春、吉林等地粮食主产区为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相对脆弱的区域为生态经济区。各板块间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建立区域均衡发展格局。强化中部支撑,拉长东西短板,各自建立详规,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变资源为资产,让白雪变白银,从砍树到护树,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说,老工业基地振兴惟有创新这一条路可走,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坚持促改革、抓创新,在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上突围发力,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发力。

  “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让吉林的新兴产业链条得以顺势展开。吉林鼓励创新成果优先转化。长春客车厂是国内最大、品类最全的铁路客车制造厂,在长春市的推动下,建设了国际最先进的铁路客车制造和试验基地,生产出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动车检测车等一批技术领先的产品。无人机、LED、碳纤维、云计算、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在吉林后来居上。

  对外开放推开了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吉林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长吉图向东开放和面向环渤海向南开放双翼共进。在长春兴隆保税区,长满欧铁路常态化运行,民航运输成为常态,跨境电商每周3班,出港包裹堆成小山,长春已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

  农业从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吉林省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300万亩;种植有机大米,提高品质和品牌美誉度;推广全程机械化,无人机正在替代人力防虫。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2.90亿元,同比增长3.9%。(经济日报记者 李己平)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