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的里加,雪后初霁。一列装载着84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入里加中央火车站。这列从中国浙江义乌出发的首趟“义乌—里加”货运班列,历时半月、横跨亚欧、行程万里,打开了中国东部沿海通往波罗的海及中东欧地区的货运通道。
同样第一次驶入里加的还有“16+1合作”这趟“高速列车”。当天下午,位于道加瓦河畔的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迎来了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这是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首次来到波罗的海地区。
17国的领导人会就中国-中东欧合作发出什么样的倡议?里加会晤会给这趟“列车”增添怎样的新动力?一起来看。
【连轴会晤促合作】
访拉期间,“克强节奏”再度开启。5日上午,两个小时内,克强总理在下榻饭店与前来参加“16+1”领导人会晤的各国总理连轴举行了8场会见,并与1位副总理寒暄。为了更充分高效利用时间,每场会见均采用同传。5日晚,在参加完下午的经贸论坛和“16+1”领导人会晤后,克强总理又赶回饭店接连举行两场双边会晤,待所有会见活动结束已是很晚。而此前一天晚上,克强总理已与3国总理分别举行了双边会晤。
据知情人士透露,日程安排之所以如此密集,一方面是克强总理希望利用一年一度的“16+1”领导人会晤与各国领导人充分沟通;另一方面出席会议的中东欧国家和观察员意愿十分强烈,将与中国总理的双边会晤视为“头等大事”,一对多的集体会晤不够,一对一私下单聊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这些领导人中既有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等与克强总理多次见面的老朋友,也有波兰总理希德沃、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等就任不久、尚未与克强总理谋面的新朋友。不过,无论是旧友还是新朋,推动务实合作是双方永恒不变的话题。
会晤时,克强总理提的最多的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鼓励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赴对方国家投资兴业。但开展合作也并非一概而论,针对每个国家不同的特点,克强总理又分别提出重点领域,比如与保加利亚、波黑等国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业装备制造业合作;与旅游资源丰富的克罗地亚开展旅游合作,加大人文交流;与有推进工业化需求的波兰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科技等领域合作;在匈牙利、塞尔维亚两国继续推进匈塞铁路这一旗舰项目;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领域有优势的爱沙尼亚打造创新合作亮点……
【“16+1”将产生“钻石般价值”】
“我今天来到会场,看到论坛的创意设计,中国和中东欧各国首都用线连接起来像是一颗钻石,这表明我们之间的合作可能会产生钻石般的价值。”
5日下午,在拉脱维亚饭店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上,面对背板上的硕大会标,克强总理这样感慨。
今年是中国开启与16个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第5个年头。在中国,逢五逢十都是值得纪念的时刻。回顾过去五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各领域合作“日趋成熟、渐入佳境”。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等国的高速公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建成通车,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并网发电,斯梅代雷沃钢厂并购成功,匈塞铁路和中欧陆海快线建设积极推进,在16国处处“开花”的孔子学院和旅游年项目让彼此民众的了解日益加深……
针对下一阶段合作,克强总理提出四点建议: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合作,进一步提升中东欧国家在亚欧大陆桥中的枢纽作用;发挥好金融合作的支撑作用;开拓绿色经济合作新空间,加强生态环保领域合作和清洁能源联合开发;进一步密切人文领域交流。
当天,为应对中国-中东欧合作融资短板而设立的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7国领导人还共同见证了中国与16国签署共计22项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民航、中医药等多个领域。
会晤还发表《里加纲要》以及开展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黑海三海港区基础设施、装备合作的《里加声明》。
【与中东欧合作是在挺欧洲】
今年的“16+1”会晤召开正值欧洲面临多重危机,特别是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
在会晤后共见记者时,克强总理表示,本次会晤向外界发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推动全球化进程的积极信号。
“中国—中东欧合作是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跨区域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贸易体系、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和包容增长,”他说。
针对中国—中东欧合作,欧盟内部一直存有疑虑。对此,克强总理耐心解释:“16+1合作”是增进中国与欧盟合作的重要创新,也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中方一贯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乐见一个繁荣稳定的欧盟。(文字:白洁、郝亚琳,摄影:饶爱民、刘卫兵、张铎、谢环驰,编辑杜健、陈璐,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责任编辑:陆茜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