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
成绩来之不易,重要原因在于我国保持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定力”,多措并举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定力”来自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当前,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推动经济发展,不能依赖短期政策的刺激,而要着眼于长期政策和深化改革。
“定力”来自对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期。面对经济发展的“L”形走势以及各阶段的反复波动,应顺势而为,不能因一时波动而左右摇摆、松紧反复,而是要久久为功,坚持稳定预期。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经济增速回落有客观必然性。急是发展之“疾”之“忌”,需要摆脱和克服经济增长“速度情结”和“速度焦虑”,需要给企业一些时间,给市场更大空间。因此,应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包括用好赤字工具、推进减税降费、加大支出力度等。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特别是创新创业、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应当看到,之前民间投资的回落,不是缺资金,而是缺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应拓宽民间投资范围和渠道,消除民企投资的后顾之忧,增强民企发展的底气,不能因一时的波折而松懈。
少一点焦虑,多一分耐心。我国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作为发展支撑,关键是如何增强有效供给,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狠抓政策落实改革落地。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中央的多次部署来看,都体现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的意图。第四季度乃至明年的经济,仍面临巨大挑战与不确定性,保持定力将是不变的基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振法)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