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乡不产葡萄。
据该乡的老人介绍,100多年前,这里还叫后刘楼村。当时有一户姓洪的人家,在官道一侧挖了口土井,利用旁边的几棵葡萄树,搭起一个简易的葡萄架,摆摊卖茶水。日久天长,每当过往客商、行人碰到一起,就会说:“到葡萄架底下再歇。”慢慢地,葡萄架就成了官道上来往行人的新路标,继而演变成该村的村名。
1984年,葡萄架由村建制改成了乡。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乡,过去这里主要的农产品是小麦、花生、玉米、棉花和其他杂粮。但是今天,走进葡萄架乡杜寨村,扑鼻而来的,却是阵阵瓜果的清甜与芳香。
你看那,又甜又香的哈密瓜,又圆又大的哈密瓜
46岁的李国众是土生土长的兰考人,他来杜寨当驻村“第一书记”,已经两年多了。
他指着脚下说,脚底下踩着的土地就是老黄河大堤,土地是盐碱地,向下挖40-60米,水就变得又涩又咸,用这水浇灌农作物,浇一片死一片。所以一直以来,这块土地上能种植的主要就是玉米和小麦。
之前,村里为了脱贫,想过很多办法,养过牛、种过菊花,但都以失败告终。
今年元月,河南省农科院的专家向他们推荐新培育的哈密瓜品种,村里专门安排人去实地考察,经过调研和进行土壤检测,得出的结论是——杜寨村很适合种植哈密瓜。
“当时参与考察的人都很兴奋,回村就用大喇叭宣传。村民们听说有好项目,拔腿就跑到了村委会……”李国众回忆着当时的场景。可说到要推平田地种哈密瓜时,却没有一个人响应。最后,村支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和一位共同去考察的贫困户各建了一座瓜棚。村里为了照顾贫困户,单独给他补偿7千元到户增收资金、免费送果苗,基本保证他不赔钱。
李国众说,刚下种的时候,很多人说肯定会失败,盐碱地里怎么可能长出哈密瓜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瓜苗长势喜人,很快就结了果。两个多月过去,成熟的哈密瓜水份大、口感甜,产量也高。兰考没有别的地方种植哈密瓜,不愁销路,大家卖完瓜一算帐,平均每棚收入达6200元。
九分地就可以建一个瓜棚,如果用这些地种小麦、玉米,最多只能卖6、7百元,种哈密瓜收入相当于翻了十倍。而且,一年可以种两季瓜,意味着每年光卖瓜每亩地就能赚1万多元,这对于穷惯了的兰考人民来说,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大家的干劲一下就上来了,等到第二次下瓜苗时,村民们已经自发建起了47座大棚。
哈密瓜种植基地,村民们摩拳擦掌,干劲十足
贾建雨是村里一名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户。他说,全家6口人6亩地,以前靠种玉米和小麦的收入,加上政府救济活着。今年6月,村里再次号召大家种哈密瓜,他狠狠心,把家里的地全都推平,搭建起了6座瓜棚。
皇天不负有心人。从下苗到卖瓜,不到三个月时间,贾建雨就赚了近3万元。他掰着手指算着,高兴地说:“一年能种两季瓜,年底再利用大棚种一茬青菜,赶在过年价格高的时候卖出去。算下来,一年的收入能达到8万元以上。”
贾建雨回忆,小时候家里还用着煤油灯,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后来驻村干部帮我们引进来好项目,路也修了,电也通了,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他介绍,现在杜寨村成立了合作社,从县政府协调到100万元贷款。对于想种瓜的村民,建一个瓜棚可以贷7千元,还从省农科院聘请技术指导讲解种植技术;对于想外出打工的村民,出面帮他们联系项目,或组织到劳动力市场应聘;对于留守妇女,村里安排她们在地头打工,一小时能挣七、八块钱。现在,全村285户村民,除了还剩23户(其中有14家政策托底户)未脱贫,其他农户均已达到了脱贫标准。
瓜棚里,孩子们兴奋地帮忙收获哈密瓜
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了,才会考虑未来发展。这些年,村民的眼界开阔了,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体现在教育方面。从“读书不如回家种地”到“知识改变命运”,主动送孩子上学的人越来越多。为此,村里首次开设了幼儿园,还把中、小学校也扩建了。
李国众说,其实贫困村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以前穷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一旦有人给指明了方向,让他们亲眼看到好处,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调动起来了。
“十一”期间,李国众一天也没有回过家,带领村民们重新规划土地、修整道路。他说,明年村里还要增加200多座瓜棚,都是村民们主动要求建的。未来,杜寨村还要设计出千亩瓜园的规划,以点带面,形成产业体系,带领全村人民彻底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十月的天气,风已不再轻柔。刚到下午6点便凉风习习,带来阵阵寒意。但李国众满布风霜的面庞上,好像有一丝光芒,正在缓缓地绽放,这丝光芒并不耀眼,却深深地照到了人们的心窝里。
葡萄架乡从此有了哈密瓜。
你看那遍地的哈密瓜,瓜香万里,将传遍天涯。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