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学习这些讲话,有助于我们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拥有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建网微平台为您梳理总书记讲话中这些精彩观点。
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战略思维,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习近平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战略观点,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全局观、整体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是系统的战略规划、清晰的战略目标、明确的战略任务和具体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战略思维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善于从全局视角谋划问题。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时,首次完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彰显出“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的政治智慧。他多次强调在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中都要有战略思维,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二是善于从长远眼光思考问题。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战略愿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愿景,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三是善于从整体思路上把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这些论述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注重把握问题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出“智者见于未萌”。
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观启迪我们:要善于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现实前瞻长远、从局部把握全局、从现象透视本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谨防“见事迟”,克服急功近利、只见现象不见本质等问题,避免坐井观天的局限性和一叶障目的片面性,不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
——2011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历史思维,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科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事物放在历史长河中来考察,从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中来总结,从历史分析中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历史思维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学习历史特别是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二是善于总结党的历史。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的历程。他指出,“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三是科学对待党的历史。总书记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他强调应采取全面、历史的科学分析方法,客观、公允地看待党的领袖人物。“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这些内容深化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四是善于运用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他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观启迪我们:历史之中有智慧、历史之中有营养,要在对历史的深入学习思考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养分和力量,在现实工作中照好历史这面镜子,既要善于总结和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做到以史为鉴、更好走向未来,又要善于总结和汲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做到修正错误、更好前进发展,做到学以增智、学以修身、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蹄疾步稳的辩证思维
“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辩证思维,是指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辩证思维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两点论”,看问题一分为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就要求我们只有一分为二看事物、多个角度想问题,才能避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二是坚持“重点论”,抓重点带一般。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搞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内容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三是坚持“转化论”,量变引起质变。“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些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反映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这些论述体现了万事严中取、“一处弛则百处懈”的深刻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的辩证思维观启迪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学会“弹钢琴”,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实现纲举目张,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西瓜一起抱;坚持“转化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由量变到质变、由小错酿大错、由“破纪”而“破法”,不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创新思维,是指马克思主义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到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小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创新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创新思维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创新的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二是注重创新的方式方法。关于科技创新,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关于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三是注重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衡量领导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准。总书记强调,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思维观启迪我们: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破除迷信、超越陈规,转变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势,强化问题导向,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方式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防患未然的底线思维
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
——2013年7月25日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
底线思维是指从客观设定最低目标出发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科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底线思维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运用底线思维思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一些重要问题的基本底线,体现出对事关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在谈到政治问题时,他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在谈到国家核心利益时,他铿锵有力地说,“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二是注重运用底线思维把握原则问题。底线,是指最低条件和最低价值标准,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红线”意识。在安全生产方面,他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依法办事方面,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三是注重运用底线思维追求高线目标。底线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担当思维、进取思维,其立足于守底线,但追求的是达高线,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守住底线,又不能无所作为,做到“有守”与“有为”的有机统一。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底线思维观启迪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真评判决策处事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把应对的预案和政策措施谋划得更充分、更周密;要慎独慎初慎微,守住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线,守住政治生命线,守住纪律红线。
(据2016年9月《党建》杂志,原标题《培育科学思维 促进能力提升》,作者陈杏年)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