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接力走长征 共筑中国梦]毕节:"穷旮旯"变成"绿富美"

2017年01月13日 10:26:38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935年初至1936年间,中央红军及红二、六军团先后经过坐落在乌蒙山脉间的贵州省毕节市,开展革命活动,建立革命政权,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不仅给当年长征途中的红军造成了不小困难,也长期影响着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

  “种地种到边、开荒开到天。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为了生存需要,群众一度只能毁林开荒,结果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结果是“只见大山不见树,只有石头没有地”,森林覆盖率降至14.94%,绝对贫困人口高达65.4%。

  回忆起往昔的日子,鸡鸣三省村90岁高龄的侯明扬老人告诉记者,“当时年年饿饭,不是这里缺粮,就是那里断炊”。

  苦等苦熬,没有出路。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成立。自此,毕节人踏上了既要摆脱穷困、又要保住青山绿水的新征程。

  9月23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毕节市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青山悠悠,流水潺潺,各式小楼房沿着干净的水泥道路依次排列,不时有游客漫步其中。

  “我们都享了生态的福。”穿岩村村委会主任陈刚告诉记者,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100元。

  曾经的穿岩村和毕节大多数地方一样,群众靠垦荒度日,森林覆盖率最低时不足10%,“天晴晒破坡脑顶,下雨剐去半匹岩”,日渐贫瘠的土地已使农民难以单纯靠种地养活自己。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穿岩村曾先后两次发生泥石流灾害,致使房屋被毁、村民伤亡。灾害让百姓认识到了种树的重要性。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穿岩村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作。目前,该村25度以上的4400余亩坡耕地全部还林,森林覆盖率超过70%。

  围绕群众脱贫致富,穿岩村做起“山”文章,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牛羊,开办农家乐,过上了青山绿水好日子。2014年,穿岩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村”。

  穿岩之变,仅是毕节推进生态建设、决战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自成立之日起,毕节试验区就把生态建设放在重中之重,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10多项生态建设工程,共完成营造林2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底,该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8.04%。

  围绕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毕节摸索出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退耕还林还草种树“系带子”、坡地种牧草和绿肥“铺毯子”、山下建基本农田“收谷子”、发展多种经营“抓票子”的“五子登科”发展模式,曾经的“穷旮旯”,逐渐变成“绿富美”。

  进入新世纪后,毕节市着力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赫章核桃、大方天麻、威宁土豆、织金竹笋等产自毕节的农特产品已小有名气,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该市共有191万人口脱贫。

  虽然成绩显著,但对毕节而言,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脱贫任务仍然艰巨,生态建设还在路上。

  在七星关区林口镇政府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幅脱贫攻坚作战图,列出了时间表,明确了责任人,6个贫困村各由一名镇干部承包。

  “村庄不脱贫,干部不脱钩。”林口镇党委委员赵江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决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同步小康的路上掉队”。(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责任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