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立交桥本来是为了缓解拥堵,但在河南郑州,刚刚通车两个多月的陇海路-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桥却变成了新“堵点”,1公里的路程,常常要花上半个小时才能通过。据了解,九车道陡然减为四车道是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早在项目施工时,郑州交警部门就向施工方指出了其中的“缺陷”,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交通规划处处长张卫忠坦承,之前没有考虑周全:“规划部门可能从工程措施上、工程规划上偏重一些。”(9月19日央广网)
一座投资6.5亿元的立交桥,没有起到应有的疏解交通作用,反倒成为郑州新的“堵点”,相应的投资效益未获实现,暴露出了财政投资的短板,而其背后的决策和规划失误,才是疏解变“堵点”的症结,真的需要从中汲取教训。
单从这座投资6亿多的立交桥本体来看,实现了两条重要交通主干道间的立体交通,这或许打通了“十字路口”的困境。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建桥初衷。立交桥只是纵横交错交通体系的一个小小单元,在道路与桥梁衔接过程中,原来的宽阔道路在立交桥处骤然变窄,使得众多方向汇聚的车辆扎堆在立交桥周边,加剧了立交桥的拥堵,疏解变堵点也就不可避免了。
新桥建设,意在提高通行率,想必郑州陇海路-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桥,也是想打通几条主干道之间的交通瓶颈。新桥的建成,本就对社会期望值有抬高效应,车流量在新桥建成后水涨船高,但却卡在了立交桥先天的“自闭性”,致使新桥在规划之初即是一个“残疾”,更不用说建成后桥梁所面临的“天天堵”这个事实发生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在建设立交桥时,也曾因规划不到位,管理不科学,使得一些新建的立交桥从社会热盼的疏解之桥变成社会吐槽的“新加坡”。试想,只是新加了一个“坡”,而没有起到疏解交通的作用,财政投资没见到效益,规划失误,管理失当,这些都应该成为城市建设者和管理部门的前车之鉴。规划部门仅以“没有预料到”为由,为自己的规划失当进行辩解,显然是错上加错的。
为建桥而建桥,而缺乏桥梁等城市建筑的整体协调和科学评估,表面上是规划部门一个部门的眼光局限,是决策失误,实则是部门间缺乏协调联动,致使城市交通管理出现偏差的一种表现。试想,一座立交桥只是联通桥梁周边,仅具有调解疏通功能,并不能承担疏导的全部功能,这需要相关配套措施、配套工程的同步跟进,需要从城市交通整体考量。否则,再雄伟、再壮观的立交桥,投资再巨大,也终将是一座“大白象工程”。
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时,郑州交警部门表示,在规划出炉桥梁建设之初,即预示新桥建成就将成为“堵点”。既然已经“预估”了病症,为何没有提出更好的建议,或者相关部门是否听取了相应的建议?这也是此立交桥变“堵点”困境所要思考的问题。
桥,是架起不同空间联系的物质载体,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是需要物质载体和人为管理相互结合,才能彰显桥的作用。郑州陇海路互通式立交桥的系统化改造,需尽快启动,其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镜鉴意义,值得每一个职能部门、城市管理者们思考。要有城市的大局观,关键是要有服务意识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否则,6.5亿元立交桥成“堵点”还可能在其他城市继续上演,其他天价工程拖累一地的情况也将难免。(张立)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