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贵州遵义:走近守护“红色圣地”的“橙色护卫队”

2016年09月17日 12:55:0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会址中队消防员在遵义会议会址前巡逻。新华网发

   新华网贵阳9月15日电(周远钢)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老城子尹路一幢砖木结构两层红色小楼上,中国共产党人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做出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开启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由此,遵义会议会址成为世人敬仰的红色圣地。数十年来,一支“橙色护卫队”默默地接力长征,守护在这里。

   坚守岗位 会址46年火灾“零事故”

   遵义会议会址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2008年,遵义会议会址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年参观人数不断上升。仅2015年,遵义会议纪念馆共接待海内外观众400多万人次。

   1970年,为维持会址及周边地区消防安全,遵义市消防支队会址中队在会址附近设立,由此开始了红色圣地的守护和长征的接力。46年间,会址中队三迁其址。2006年,会址中队搬到现址,距离遵义会议会址仅150米。

   会址中队驻地的六层楼房,既是办公楼、宿舍楼,也是训练楼、实战楼。训练时,每一个官兵都身负17公斤重的装备,每天上上下下十几趟,两百级阶梯被踏出了上千个凹凸起伏的小坑。

   400米水带接力、1500米负重跑、爬绳上四楼、60米肩梯跑、搬运重物折返跑……会址中队场地有限,水带铺不开,肩梯转不动,就把训练器具都搬到红军山去,把汗水洒在红军洒过热血的地方。体能训练和实战操练,一日三次,风雨无阻。

   会址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每日市民和游客来来往往,消防工作难度大。为此,会址中队充分做好灭火救援预案,三十多页的预案中,每一个消防出口、每一条消防通道,都由中队官兵实地勘察;每一张平面图,都是中队官兵亲手测绘;每一个灭火方案、力量编成,都经过了中队官兵的再三讨论。会址和陈列馆每维修一次,预案也会跟着调整一次。

   每天上午11点到12点和下午2点到3点,是会址景区人流量最多的时段,火灾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两个时段到景区参观的游客,都会看到三个明亮的橙色身影排成一列,穿着全套抢险救援服,对所有重点位置进行无缝隙检查,丝毫不放松。

   “会址就像我们捧在手心里的宝,一天不巡上几遍就睡不踏实。”46年来,会址和陈列馆没有发生一起火灾。对这样一个位于市中心、每年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的景点来说,46年火灾“零事故”的背后,是会址中队官兵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责任编辑:尹赛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