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7日的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龙清泉以总成绩307公斤的成绩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多年来,选手们的奥运成绩不断刷新世界纪录,一方面是人类的力量、速度、耐力正在接近极限;另一方面,技术、文化等因素也在不断拓展着人类的最终极限。
据《科学美国人》网站近日报道,查理劳斯·瓦西拉科斯在1896年的希腊奥运会上第一次赢得现代马拉松比赛,时间是3小时18分,而在今天,这个成绩连进波士顿马拉松都不够格。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体育、健康与运动科学教授马克·威廉姆斯说,人们的总体表现呈上升趋势,这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对健身、调节、饮食与营养的理解和重视。
现代奥运会中,每项比赛的世界纪录都已极大提高。但这种上升会受到全球冲突、社会变化、技术进步和规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法国国家运动和体育学院(INSEP)杰弗罗伊·贝特洛说,在冷战期间,前苏联把研究卫星式的硬科学用来培养运动员,使用非法兴奋剂,因此那段时间的一些世界纪录长期无法超越,比如男子链球纪录,直到1986年才由前苏联链球运动员尤里·谢迪赫在欧洲锦标赛上打破。
社会变化也有利于运动员表现更好,比如女子马拉松。以往人们认为女性不适合长跑,直到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才将女子马拉松纳入专项比赛。技术突破也起了重要作用。在1968年美国墨西哥城奥运会上,迪克·福斯贝利创造了背越式跳高赢得了金牌,虽然并未打破世界纪录,但经过选手们多年训练后,最终大大提升了跳高纪录。
贝特洛指出,打破世界纪录的速度在1988年达到顶峰。随着人类不断接近生理极限,加上国际田径联合会打击兴奋剂,打破世界纪录的速度也在放慢。但这一大趋势下也有例外,比如在2008到2009年间允许使用聚氨酯泳衣,这种来自泳衣的“人为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游泳纪录。
人体运动到底有没有极限?人们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事实上,人体的运动潜能就像是一匹骏马,无限奔跑的同时总有一条勒住它的缰绳,这便是我们身体的生理结构。科学家总是试图通过力学、生物学等方法做出种种预算,来确定人体极限:100米短跑的极限是9秒;110米栏的极限是12秒38;跳远的极限为8.96米……
不过,人类总是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无限的潜能,龙清泉的运动表现再次验证了这一点——神经系统无法动员百分之百的肌肉工作,但他的肌纤维的确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为中国队摘得一金!
[责任编辑:郭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