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贵州: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2016年07月11日 09:41:11  来源:新浪博客
字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日到贵州走了一圈,看了一些新发展。刚离开贵州,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便到贵阳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会”。虽然我的贵州之行与这个论坛年会没啥关系,但是,关注生态,绿色发展,的确是贵州近年来的重点。生态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难题。因此,贵州在这个领域能否探索出一条新路,的确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内陆,面积17.6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人口3500多万,少数民族众多,2015年人均GDP接近3万元人民币。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形态丰富。“黔驴技穷”这个成语让贵州背了很多年的黑锅,因为那个驴并不是贵州的驴,而是外地好事者运到贵州的驴。但事实上,这个古代成语也暗含了古时候因为交通不便,贵州与外界缺乏沟通、交流的情形。贵州多山,山地丘陵面积超过90%,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人均耕地0.7亩左右,发展农业有着先天的局限。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很多已探明的矿产储藏量位于全国前列,例如贵州的煤炭储量列全国第五,煤种齐全、品质优良,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的磷矿储量占全国的40%以上,重晶石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是,矿业开发容易破坏生态。近年来,贵州的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仅次于重庆。那么,在生态环境已成为万众瞩目热点话题时,贵州是如何做到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

  贵州近年来逐步关停了一批矿山,已关停和计划关停的矿山总数超过2000家,例如所有年产15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关停,使得贵州的煤矿数量减少了一半。这一做法肯定会影响经济,因此就需要其他经济方式来弥补。贵州的第二个重要举措是,发展大数据产业,并且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毕竟贵州的城市化率还不到50%,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农民还占大多数,其中有相当多农民还没有脱贫,还是扶贫对象。发展工业容易集中脱贫,但在发展与保护的权衡之中,如何让分散的农民能够致富,的确是个新问题。

  贵州的地貌景观和文化形态都很丰富,发展旅游是必然选择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全国交通的飞跃式发展,高速公路、高铁深入到贵州各地,贵州因此获得一个新的身份——世界桥梁博物馆。快捷便利的交通为贵州的旅游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旅游经济虽然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毕竟比较单一,而且,旅游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对于大面积提高农民的收入,全面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是有力不从心之处。因此,贵州的生态发展还需要立足本地资源条件,寻找新的增长点。

  贵州过去因为交通不便,较好地保留了自然生态。很多传统生产方式甚至体现了令现代人惊讶的生态意识,例如在水稻田里的“稻鸭鱼”共生循环方式;再如,贵州传统生产的纸张,俗称“贵纸”,原料采用竹叶和笋壳,废物利用的程度相当高。这些都是在传统农业经济、手工业条件下,交通阻隔,小范围内资源有限,就地取材、自给自足而产生的方式。换一个角度看,过去崇山峻岭、千沟万壑的自然阻隔所保留的良好生态,事实上等于贵州的先人给今天的贵州人存了一大笔钱,一大笔财富。这笔生态财富对于其他很多地方来说,已经是非常稀缺和羡慕的。今天,如何让这笔财富不是一次性地消耗完,而是形成“钱生钱”的生态循环,以造福贵州本地和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是在现代条件下需要重新考虑、重新探索的新课题。除了生态旅游之外,发展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成为又一个选项。

  这次到贵州,经人介绍,邂逅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先生,我们一见如故,深夜边喝茶边聊天,使我对贵州的茶叶产业现状和发展规划有了更多的了解。生态农业涵盖内容太多,这里仅就我所知,说点贵州茶叶的事情。早在唐朝,陆羽就以赞赏的口吻记载了贵州的茶叶。历史上西南方向的茶马古道,有一部分也在贵州境内。前些年的一次考古发掘,在贵州境内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茶籽化石。由此可以确认,贵州是中国茶叶的原生地、原产地(之一?)。现在调查发现,贵州超过千年的古茶树大量存在,超过500、300年的古茶树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得益于古代交通不便而存留的茶叶资源极其宝贵,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贵州古代先人给后代留下的一笔巨大财富的一部分。

  贵州并不是中国唯一的产茶地区,但是,贵州茶叶近年来后来居上的势头明显,优势和劣势并存。如何做好贵州茶叶这篇大文章,需要大手笔、大思路。不计野生茶树,贵州目前有700多万亩茶园,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绿茶产出地,但却鲜为人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我国以前的茶叶产地,多在富裕的东南地区,那里有大批的本地消费人群,还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东南地区的茶叶往往因为附加了较大的文化价值而显得高档、高端,知名品牌也较多。这一点不得不说是贵州茶叶的劣势。由于种种原因,东南地区的知名茶叶要扩大生产受到了局限,例如工业侵占土地、人工成本提高等。于是,很多东南地区的知名茶叶都到贵州采购茶青原料。这一现象类似中国的企业给外国企业做贴牌加工。贵州茶叶虽然产量巨大,但因为缺乏文化附加值,过去只能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赚取低端利润。当很多龙井用的都是贵州茶叶原料时,贵州茶叶不为人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事实上,这也是贵州以往茶叶发展的战略步骤之一:先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供应商。如今,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国外企业所用的茶叶原料也来自贵州。其他例如吴裕泰这样国内知名茶叶销售连锁企业也开始采购和销售贵州茶叶。之所以如此,不得不提到贵州茶叶另一个突出的优势。

  在东南部茶叶产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市场销售的利润追求,茶叶种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已成公开的秘密。当一个茶园每年的主要利润都来自春天的那一批嫩芽,使用农药确保嫩芽不受虫害,使用化肥确保嫩芽肥壮,几乎成为必然。而在贵州,得益于过去的交通不便、开发有限,大量丘陵坡地保持着良好的生态,没有受到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在我国东南地区以及其他主要农业产区,长期使用农药化肥,加上工业废水的地下渗透,已经严重伤害了土地。要想恢复土地的生态和自然肥力,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例如,近日网上有一篇文章说,日本人在山东租了几千亩土地,撂荒五年之后再种庄稼,才长出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农产品。而这种情况在贵州即便有,也不普遍,尤其是种植茶叶的丘陵、坡地,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任由茶叶自由生长。由于自然地理原因,贵州茶叶本身病虫害就较少,即便有病虫害,当地人也不用农药。在贵州的每一个茶园都能看到插着很多黄色的牌子,其实,那就是非农药方式的灭虫。贵州茶叶要施肥,使用的也是生物肥。因此,贵州茶叶出口到欧洲,按照欧盟标准检测,结果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未检出”。身为贵州茶叶的掌门人,胡继承先生自豪地说:贵州茶叶是全世界最干净的茶。由此我们也能理解,为何我国东南地区的茶商和国外食品企业要到贵州采购茶叶原料。

  由于贵州茶叶缺乏品牌,缺乏文化优势,因此,贵州茶叶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大量提供优质茶叶原料,目前已有700万亩生态茶园,已实现了这个目标。下一步,贵州茶叶的发展战略就是塑造自己的茶叶品牌。这个战略几乎可以看成是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出口战略的翻版。“中国制造”在经历了无品牌的产业链低端生存后,如今也开始了塑造“中国品牌”的战略。事实上,贵州茶叶要塑造自己的品牌,难度可能并不比“中国制造”形成自己的品牌要小。如果说“中国制造”的品牌战略面对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品牌优势和文化优势,那么,贵州的茶叶品牌不仅要面对英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等外国茶叶品牌,还要面对浙茶、闽茶、粤茶、滇茶、皖茶、苏茶等国内老品牌以及豫茶、川茶、湘茶、鄂茶等国内新品牌的竞争。对此,胡继承先生表示充满信心。

  信心之一是贵茶无可否认的质量优势。贵州茶办对于茶树的品种研发、茶叶种植采集、茶叶生产工序等都有一整套制度。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检,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茶叶生产销售者,贵州茶办几乎拥有一票否决的生杀大权,勒令停产整顿或彻底关停茶厂,在贵州茶办的严厉监管下并不罕见。信心之二是当前国内茶叶品牌的现状。如果说“立顿”之类外国茶叶还有全球品牌战略,那么,对于国内已有的茶叶品牌,我们几乎看不到全国性的或者世界性的品牌战略,很多都是自娱自乐,或者在故弄玄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即便是国内茶叶消费者,如果不把自己变成半个行家,在类似北京马连道这样的茶叶市场,你就很难轻松购买到价廉物美的放心茶。我的个人经验是,与个别老板成为朋友,他便会在质量和价格上说实话,然后在根据个人爱好加以选择。茶叶行业的这一现状,实际上只适合中高端小品种茶的销售。对于中国这样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来说,全国性乃至世界性茶叶品牌的缺乏,恰似中国作为陶瓷的祖师爷,在全中国和世界上同样缺乏信任度高的品牌。国内有些茶叶“品牌”做的还不错,例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云南普洱等。但严格来说它们都不算商业品牌,更多只是原产地标志。因此,龙井、铁观音、岩茶、普洱等,都因为各种原因,在质量和价格上千差万别。消费者购买这些茶叶,有时候就像在北京潘家园面对各种真假古董而无所适从。

  贵州由于已经有了700万亩生态茶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茶叶原料生产基地,因而便具备了打造茶叶优质大众品牌的基础。目前,贵州茶叶主打“三绿一红”四个品牌,即湄潭翠芽、绿宝石、都匀毛尖和遵义红。塑造品牌的要求是生产完全标准化,质量统一,价格统一,以大众消费为对象,未来希望进入全国乃至外国的超市。就像全球各种连锁快餐、饮品、糕点企业,在全球任何角落、任何一家都能买到相同品质、相同价格的茶叶。要做到茶叶的大众消费,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重视。

  前几年我去潮汕地区,当地一个“非遗”传承人向我们一行介绍潮汕功夫茶。茶师折腾了半个小时,边演示边讲解每道程序的文化含义。而我对这种假装高深的“茶道文化”并没多少兴趣,只想快点品尝茶叶的本质。面对功夫茶很小的小茶盅,一位同行者忍不住说:渴了,还要多久才能喝一口?这种将茶叶穿靴戴帽地赋予各种文化附加值的做法,其实来源于日本茶道。日本茶叶品质不佳,但是,故作高深、制造玄虚的日本茶道折腾程度比潮汕功夫茶还厉害。对于不了解茶叶的洋人来说,一、二个小时神神秘秘的装神弄鬼,还那么贵,一般人很难拆穿“皇帝的新衣”说,这茶不好喝。只能不懂装懂地频频点头附和那些繁琐的茶道仪式,假装自己与高雅文化融为了一体。中国由于“文化自信”还没到那一步,茶道的冗长繁琐还不及日本,但各地茶叶职业学校培训的千篇一律的表演性茶道,不客气地说,带着不少俗气,诸如“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之类无趣的文化描述哪里都能听到,对于茶叶本质毫无益处,远离了茶叶大众消费的根本。在这个问题上,我与胡继承先生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

  要塑造茶叶的大众品牌,引领茶叶的大众消费,其实也需要形成饮茶的大众方式。那些假装高深的“茶道文化”其实没多大意义。胡继承先生为贵州茶叶制定了很简单的大众饮茶法:1、不用洗茶;2、100度开水冲泡;3、茶叶快出水,茶水分离饮用。这三项简单原则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支撑。首先是贵州茶叶的品质。除了茶叶自然生长的生态环境要求外,贵州茶办要求所有茶叶加工企业,茶青不能落地,加工区全封闭,工人必须穿防护服。其次,贵州茶办反对单芽茶,主张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因为茶叶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它的自然成分。其他地区的茶叶即便抛开农药、化肥的因素,强调单芽茶无非是外形上好看,而忽略了茶叶所必须的营养成分。贵州茶叶靠自然生长,在气温较低的高海拔山地,茶叶生长相对东南地区来说比较缓慢,使得茶叶蕴含的营养更丰富。这就好比南方炎热地区生长迅速的二季稻不如寒冷的东北地区生长缓慢的一季稻好吃的道理一样。至于有人说100度开水会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胡继承先生反唇相讥说道:茶叶加工过程中要达到200度左右,如果这个说法成立,营养成分岂不早就破坏光了?有意思的是,“茶水分离”的饮用方法,经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的亲自提倡,已几乎普及到贵州的每一个农民那里。但这些农民似乎没有理解胡继承先生主张茶水分离的另一个额外目的:剩余的茶叶可以用来美容。胡继承先生说,他自己的经历是,用泡完的茶叶擦拭皮肤,消除或减轻了老年斑。我听年轻姑娘介绍说,她用泡完的茶叶做面敷,洗手洗脚,效果很好(当然,我没试过)。

  在标准化生产茶叶,形成茶叶的大众化品牌的同时,贵州千差万别的地貌,使得特殊的小品种茶也有较大的生存空间。我这次在贵州期间,也遇到了一位私人茶商,他有自己的茶园,生产了几种自己拥有的小品牌茶叶,我觉得都很不错。但同样的茶叶,在他那里的价格与转手到北京马连道的价格相差五、六倍之多。其中奥妙,大家自己领会。在全面注重环境生态的基础上,政府主导茶叶大众化品牌,私人企业从事个性化小品种茶叶,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组合方式。

  贵州茶叶可说的内容还有很多,在生态意识日益加强的今天乃至未来,贵州茶叶的异军突起虽然可能遭遇国内茶叶界已有固化利益的阻碍,但它的发展势头难以阻挡。对于商业来说,我一直主张中国传统的优势商品,例如茶叶、陶瓷、丝绸、黄酒、白酒、药材等,应该形成真正的世界性品牌,不仅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也要占领世界市场。具体来说,中国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不如英国、不如印度、不如肯尼亚等外国品牌的现象,无论如何都是极不正常的。我在贵州茶叶那里看到了中国茶叶品牌重新占据世界茶叶消费制高点的希望。虽然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是,我们要现在就开始做,要有这种自信。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全球七十亿多人都向往现代化的生活,但是,米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中国人如果要享受像西方一样的生活方式,地球资源不够。对于奥巴马的此番言论,我们首先应该加以道德谴责:难道中国人、亚洲人、非洲人不是人?就没有资格享受现代化?其次,我们也确实应该意识到,发展现代化与保护环境生态的确是一对共生的矛盾体。西方其实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当然,西方的治理方式更多只是转移容易污染的企业。中国13亿人在数量上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相当,要在中国实现现代,环境生态问题必须面对。如果贵州能在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摸索出一套新的方法,我们就会有充分的自信说:奥巴马宣称的西方那套现代化高消耗生活方式是错的!问题不在于中国人能否像西方人一样享受现代化,而在于西方必须改变他们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不再把西方人高消耗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当成全世界的榜样,而是应该放弃他们的方式,向中国学习,向贵州学习。西方如果依然以他们高消耗的现代生活方式为荣,那就是一个错误,一个人类的耻辱。真心希望贵州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为人类解除发展与环境的相对立的紧箍咒做出贡献。(刘仰)

[责任编辑:王怡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