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一年间

2016年05月05日 09:39:47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题:深化融合发展 拉近心灵距离——“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一年间

  新华社记者 查文晔 赵博 齐湘辉

  2015年5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率团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手握在了一起。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一次会面。

  在这次会面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并就此提出5点主张。一年来,尽管岛内风云变幻,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以卓越的战略定力与战略自信,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巨轮沿着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方向破浪前行。

  鉴往知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必然

  1958年的一个深夜,在厦门何厝香山上一座碉堡中,年轻的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播音员陈菲菲正在整理对台广播的录音带。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从金门打过来的一发炮弹在碉堡旁炸开,弹片从她身边飞过,打坏了很多唱片。

  “走出碉堡一看,爆炸点离窗口不到一米,幸好有防护钢板挡着。”如今年过八旬的陈菲菲老人,回忆起那段经历犹觉后怕。

  在海峡两岸隔海军事对峙的那段时期,厦门、金门成为最前线,两岸分别在厦金前线设立广播站,隔空唱起了“对台戏”。两岸喊话的内容针锋相对,陈老印象最深的是,对岸攻击我们“人民很穷,两个人穿一条裤子,吃香蕉皮”。她听了非常气愤。

  老人当时怎么也想不到,整整50年后的2008年,她会和曾在金门从事对大陆广播的台湾同行结识,并成为好姐妹。也就是在这一年,两岸实现了全面、直接“三通”,大陆赴台个人游启动……离当年前线不远处,已建成大陆唯一对台交易免税市场--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这里每天吸引数千名游客,卖得最火的是金门防空洞里酿出来的高粱酒,还有用“共军”炮弹片制成的金门菜刀。

  陈菲菲老人的故事是几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快车道”,昔日紧张对峙的军事前线,如今变身成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两岸交流的深度、广度、密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十八大以来,面对两岸关系的新变化、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了“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他在会见朱立伦时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当前和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可行路径,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目标。”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说,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当下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结、未来两岸资源整合的需要这三个坐标来看,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水到渠成,更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说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一曲交响乐,那么去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就是其中激动人心的华彩乐章。

  “透过历史风云变幻,可以深切体会到,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在会面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情深意长,对两岸命运共同体做了最好的诠释。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表示,此次会面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迈出了两岸高层互动往来的关键一步,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开辟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前景。

  回顾那一刻,台北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又平感慨万千。他说,两位领导人握手互动的场面那么温馨,给人一家人的感觉,“这正是两岸同属命运共同体的表现”。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