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代表们使用VR眼镜观看李松泉带来的VR全景视频。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新华社北京3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宋玉萌 庞明广)当把亲自参与拍摄的贫困村VR全景视频向其他人大代表现场展示后,李松泉终于达成了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让更多的人亲眼看到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真实面貌。
“大家从眼镜里可以看到,大帮考寨的村民还住在破旧的木板房里,生活还非常艰苦……”在3月6日下午举行的全国人大云南团分组讨论会上,配合自己关于贫困的建议,拉祜族人大代表李松泉用VR全景视频这个新媒体“神器”,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家乡的贫困现状。
今年全国两会,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成为最火热的新媒体技术,被媒体广泛应用到两会报道中。但人大代表用VR技术拍摄贫困村全景视频,并在两会期间用它来现场演示、建言献策,李松泉代表却是全国头一个。
在分组讨论现场,代表们一边听着李松泉以这个村子为例,介绍云南边境地区贫困的具体问题,一边就看到的内容随时发问:“他们的房子看上去是四面漏风对吗?”“人真的就睡在地板上吗?”“我头顶上现在看到的挂的是玉米吗?”“村里的人均年收入是多少?”
3月6日,李松泉代表在审议中发言。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在现场,代表们听取完李松泉的报告、看完影片内容,又对他手中的“神器”充满了好奇,“这个是360度的吗?”“我发现每个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少代表好奇地发问。一些代表委员则好奇地拿起VR眼镜反复观看。
全国人大代表、昆明学院院长何华说:“这种方式太有感染力了!”他表示,过去单纯的文字、图片让人依然存在距离感,大家在讨论议案的时候,对于很多区域性问题没有现场感受。这种新技术让他感觉身历其境,现在他对李松泉代表说的这个地方的了解就更直观深入了,让他印象特别深刻。“我非常看好这种新技术在帮助代表委员履职方面的应用。”
李松泉现场提出建议,像大帮考这样的贫困村寨,政府应该对这些边境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给予超常规的政策支持,像这些村里的道路,没有更多的国家项目,靠地方的资金还很艰难;村里汉语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投资也还需要再加强。
让更多人看到贫困地区的真实景象,才能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李松泉会后说,自己从小在糯福乡长大,根就在这片土地上,身边很多贫困乡亲日复一日的艰难生活一直让他很痛心。“这一次,成功地让大家深入了解家乡贫困的真实样子,引起大家对这个议案的真正重视,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就完成了乡亲们的嘱托。”
从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开始,李松泉就一直为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奔走着。他长期扎根在最贫困、最偏远的村寨,对扶贫的思考和调研成为他履职人大代表工作的主要方向,贯穿了他这几年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现场,代表们听取完李松泉的报告、看完影片内容,又对他手中的“神器”充满了好奇,“这个是360度的吗?”“我发现每个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少代表好奇地发问。一些代表委员则好奇地拿起VR眼镜反复观看。
全国人大代表、昆明学院院长何华说:“这种方式太有感染力了!”他表示,过去单纯的文字、图片让人依然存在距离感,大家在讨论议案的时候,对于很多区域性问题没有现场感受。这种新技术让他感觉身历其境,现在他对李松泉代表说的这个地方的了解就更直观深入了,让他印象特别深刻。“我非常看好这种新技术在帮助代表委员履职方面的应用。”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