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有些国家试图抢占尽可能多的“月球领土”不同,中国的嫦娥不是“战神”,而是“和平女神” 近四百年前,开普勒写过一部名为《月亮之梦》的作品,在他身后的1634年出版。今天,逐月之路上的国家,不仅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这样的大国,也有欧洲诸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小一些的国家。
与有些国家试图抢占尽可能多的“月球领土”不同,中国的嫦娥不是“战神”,而是“和平女神”
近四百年前,开普勒写过一部名为《月亮之梦》的作品,在他身后的1634年出版。书中有一些月亮天文学的内容,比如月球子午线、赤道、两极、昼夜长短,月球四季划分,月亮上发生日食和“地食”的情形,以及想象从它上面所观测到的地球景象等等。但开普勒宣称,上述天文学内容,来自他某次梦里读到的一本书,书中主人公在博学的魔鬼引领之下经历了一次月球旅行。开普勒还想象了“月亮居民”:他们生长在泥地里,身材庞大,成长迅速,而生命周期非常短暂。
开普勒的《月亮之梦》被有些学者视为科学幻想的鼻祖。但是至迟到19世纪,关于月亮上智慧生物的讨论,还不是科学幻想的题材,而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认真讨论的前沿课题!例如,1826年《爱丁堡新哲学杂志》上题为《月亮和它的居住者》的文章中,谈到以观测彗星和小行星闻名的奥尔伯斯等科学家关于“月亮世界”的想法,他们认为“有理性的生命居住在月亮上,是非常有可能的”,并坚信“用自己的望远镜,观测到了月亮上被月亮人所建造的雄伟的人工建筑”。而著名数学家高斯则设想了不止一种和“月亮居民”进行交流的具体方案:例如在西伯利亚平原建造一个几何图形,因为他认为,要和月亮上的居民进行交流,唯有借助于这种高等智慧生物所共有的数学方法和思想。高斯在1822年3月25日给奥尔伯斯的一封信中又提议:“分别用100块镜子,每个面积是16平方英尺……拼接而成后,这块巨大的镜子就能把日光反射到月亮上”;高斯相信,“如果我们能和月亮上的邻居取得联系的话,这将比美洲大陆的发现要伟大得多”。
当然,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类对月亮了解越来越多,月球的环境被认为不适合高等生物生存,关于“月亮人”的想象就逐渐淡出了科学共同体的视野。代之而起并延续至今的,主要有两类作品:一类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幻作品,包括小说和电影,在这类作品中,月亮仍然经常是作家展开幻想的天体之一;另一类以“非虚构作品”身份出现,通常富有神秘主义色彩。在这类书籍中,月亮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未知事物的神秘世界。由于月亮到底从何而来,并且如何成为地球的卫星,现今的天文学理论尚未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答;而且月球始终将另一半背着地球,这些都为各种猜测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人将月球想象为外星人废弃的基地,甚至想象月球是中空的,里面藏着外星人的惊天秘密。月面上那些环形山,也被想象为人工建筑或通向月面地下深处的入口。
从关于“月亮人”的讨论和想象,再到关于外星人月球基地的想象,并不是仅仅具有一般科学探索的意义,或只是为公众提供娱乐,还有着某种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将来真的会有“月亮人”。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亮人”其实就是地球人类——因为世界各大国对月球的竞逐早已经开始。
美国在逐月之路上一马当先,关于竞逐月球的意识也表达得最为露骨。据说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人就有在月球建立军事基地和情报基地的想法,比如在月球建立导弹基地,这样就可以对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形成“居高临下”的威慑。有些材料表明,美国人甚至起过“宣布”月球为美国领土的念头。从经济上看,比如月球上的氦3同位素,将来有可能成为重要的能源,也非常令人神往。
今天,逐月之路上的国家,不仅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这样的大国,也有欧洲诸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小一些的国家。再想悍然“宣布”月球为某一国的领土,估计很难成功。与有些国家试图抢占尽可能多的“月球领土”不同,中国的嫦娥不是“战神”,而是“和平女神”。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