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北京地铁官微发布“蝗虫说”遭网友热议 专家称不宜过度解读

2013年11月11日 16:59 来源:光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光明网讯(袁晴)昨天,北京地铁官方微博发布图文,称“‘蝗虫'过后的10号线,一片狼藉”,并称“北京有时候宽容过了头”,引发巨大争议。尽管这条微博随后被删除,但却被网友截屏并加评论转发。截至昨日20时,该条微博共有4277条转发,3020条评论。不少网友认为违规都该被惩罚,但不能歧视。日前,针对这则微博,北京地铁运营回应称,该微博为微博部小编所发文明乘车的宣传,未料到其表达方式引起争议。北京地铁运营表示,目前公司相关领导已经了解情况,待具体处理方案明确后会及时告知媒体。

    @学习粉丝团发表评论称,“对不文明行为可以谴责,可以罚款,可以不欢迎。但是把乱扔垃圾的人称呼为‘蝗虫’,这样称呼别人,你文明吗?”

    财经评论人吴其伦表示,北京地铁应为管理不善担责,而不应侮辱乘客。车厢遗留的垃圾绝大多数是小广告,治理地铁内小广告应为地铁方责任,在地铁工作人员众多、摄像头众多的前提下,为何小广告横行地铁,这是不是从一个方面说明地铁方无作为,并直言“这才是真正的懒症”。

    毋庸置疑,地铁是公共空间,文明应是乘客自律的“公约数”,在地铁上乱扔垃圾,有违公德。地铁公司提醒乘客戒除陋习,遵守公序,很有必要。但谴责不文明行为,也该文明表达。

    遗憾的是,涉事地铁公司却在官微上,将不文明行径称作“蝗虫过境”。“蝗虫”,在舆论解读中,向来带着贬抑色彩:苏轼就曾以“飞蝗来时半天黑”,来形容蝗灾可怕;而在如今,它已变成人身攻击、形象丑化、尊严辱没的惯常表达。正因如此,“蝗虫”甫遭曝光,就激起公众口诛笔伐。

    据网上数据统计,网上七成以上网友认为尽管北京地铁官博的初衷是谴责不文明行为,是在为绝大多数地铁正常乘客发声,但蝗虫二字确实不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微博虽然没有明确针对外地人,但是用“蝗虫”这个骂人的话,就明显地带有歧视性。他认为,这是因为一些人的心态还没摆正,有些“自傲”,“出现了这种现象当然要批评,但是大家也不要过度解读”。

    针对地铁内垃圾乱扔的情况,有网友表示这跟地铁站内或车厢里没垃圾桶不无关系。这也意味着,地铁方面或可提升服务质地,裨补缺漏。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说,北京地铁是为全体乘客服务的,在服务意识上,不应人为地将“乘客”进行划分。乘客应该文明乘车,而首都地铁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也要进行大幅改善。应当看到,此次“蝗虫微博”的出现,深层原因还在于地铁运营中的供需矛盾。在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本身就是有利于城市节能减排的文明出行方式,从道德和政策上都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因此,只有大力提高地铁的承运能力,并用科学严格的管理来促使乘客文明乘坐,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泰石正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泰石正

原稿件来源:光明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