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全球热议十八届三中全会之二--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

2013年11月07日 11:3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谢鹏 刘云非)“这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上召开的”——日前,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前景》的文章说出了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之所以是关键点,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辞旧迎新的临界处。在这个关键点,海内外期待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中国以年均接近10%的经济增速,成为人均国民总收入接近6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自2011年起,中国经济从长期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一位数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而且在最近四年次第放缓,2013年增速目标为7.5%。

    在此背景下,产业层面的产能过剩、财政层面的地方债务、金融层面的影子银行等“压力点”凸显。人口老龄化、要素投入收益下降、社会贫富分化固化等深层次问题,也给中国旧有增长模式带来巨大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管阿努普·辛格撰文指出:“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挑战”。英国巴克莱银行的一份研报则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达必须实施改革才能释放增长潜力和减少风险的阶段。”

    过去的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但没有一定的发展支撑,保就业等挑战就难以应对。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长期增速,对于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强民富至关重要。

    那么,新的增长驱动力从何处来?受访的国际观察人士普遍提及一个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并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系统性思路和相关政策非常期待。

    “中国过去的巨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全球都在关心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未来五年,城镇化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这既是经济改革,也是社会改革。”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特·侯赛因对中国的观察很深入。

    的确,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着墨甚重,意义深远。有专家学者指出,中国以往依赖外需,在金融危机后又倚重投资和信贷拉动的增长模式不平衡、难持续,向内需拉动、消费为主的模式转变逐渐成为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如果规划科学,推行有效,将激发内需,平衡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使经济增长获得新动力。

    《华尔街日报》分析文章预测说,“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主要驱动力以及再平衡驱动因素,城镇化无疑会在本次三中全会上得到支持……,中国需要通过实现人口城镇化来获得成功。”日本大和总研常务理事金森俊树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经济实现结构转变,转向消费主导的可持续增长,有必要推进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有学者进一步谈及,中国领导人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表述非常重要。这一关注人的活化因素和主体作用的政策思路,将使中国新的城镇化更具自主性和长期可持续性,并将产业升级、公共配套、城市集群以及集约农业等多种内容涵盖其中。

    回望历史,土地和农业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新型城镇化可谓中国全面改革的顺势之举,直指中国的“三农”问题。随着土地制度、社保体系、现代农业以及法治等领域的破局,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有望被打破,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文明度将大幅跃升。

    此外,海外媒体已经关注到,中国在新型城镇化的设计规划中正刻意避免机械的“造城运动”,而努力将其和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侯赛因还展望,随着中国新城镇化的推行,中国有望出现比目前“北上广深”更多的城市集群,比如在中西部的成都—重庆集群等,这一方面有助于缓解中国“超大城市征”,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更多二、三线城市的产业升级和资源集聚。

    今日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并再次面临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如何寻求更可持续的动力之源和发展之途?如何激发勤劳智慧的民众更大的生产和创造力?如何解决旧有模式产生的积弊与桎梏?各界期待以新城镇化为代表的新一轮改革作出应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管辛格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个机会,中国的新一届领导人将利用这一机会表明他们准备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有海外媒体发表社论说,对于中国决策层而言,未来的挑战性很大,不过一旦成功,历史将给予极高评价。(参与记者:蒋旭峰、王亚宏、冯武勇)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泰石正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泰石正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