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应过渡到质的提升

2013年10月28日 12:08 来源:新华社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华社北京专电(记者赵晓辉 陶俊洁)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程度大幅提高。在日前由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市长论坛上,与会的嘉宾就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之路的上半场往往表现为量的扩张,下半场主要是过渡到质的提升。新华社副社长路建平在致辞中说,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城市的发展将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向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城镇化并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变为城市,城镇化的背后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在其主题演讲说,要推进以知识化、信息化为基础,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的智慧城镇建设,这对于创造就业、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路,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有机配合,形成双重的动力机制。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化一个缺点就是行政性太强,大大小小每个行政区域都想城市化,这跟城市化的大趋势是不一致的。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泰石正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泰石正

原稿件来源:新华社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