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政府权力如何约束? 媒体吁中央不断加压督查

2013年10月23日 09: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原标题:政府权力如何约束? 媒体吁中央不断加压督查

    新的一轮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已经呼之欲出,转变职能,尽可能少用行政杠杆去干预市场和社会,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精简机构,增加行政过程的透明度,落实依法行政。一句话,厘清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边界,将市场和社会能办的事,交给市场和社会去办,建设一个小政府。

    我相信,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这样的改革启动起来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让改革成果持久有效。行政体制改革遭遇的困境是,精简的机构再度膨胀,去掉的审批变相还阳。因而,行政改革不难,难的是如何保住改革的成果。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别的国情,实际是有国家无社会。市场化的改革,只能由政府来拉动。由行政体系拉动的改革,创造了经济奇迹,也使得行政体系出现公司化的倾向。随着市场的逐步成型,社会也有了雏形,如果政府之手无所不在,无所不管,而且日益膨胀,将会成为可怕的怪兽,对市场和社会无疑是一种灾难,对中国国家发展,也是灾难。中国的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如果不约束好政府的这只看得见的手,恐怕前景堪忧。正因为如此,行政体制的改革,才会启动。

    这样的改革,除了推进民告官的行政诉讼之外,还应该充分激活人大的权力,对行政体系实施硬性的预算约束,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古今中外,行政体系自然的属性,就是要自我扩张和扩权的。扩张对这个体系有利,对体系中人也有利,政府这只手伸得越长,带来的利益就越大。作为国家的整体,的确需要行政体系减肥,但行政体系本身,却有着“增肥”的天然冲动。而行政权力扩张的结果,导致审批权和许可权的增加,政府对市场的各种合法和非法的干预,机构的膨胀,带来了市场的畸形,也加剧了官民之间的矛盾。但是,即使行政体系中人能意识到这样的扩张带来的弊端和灾难,身在其中,单纯靠自身的觉悟收敛自己的行为,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精简放权的同时,还要加强外部的硬约束,缺此一项,反弹几乎是一定的。即使民告官可以激活,如果司法系统依然受限于行政体系,其效果必然不佳。没有外部的约束,改革的成果就容易被侵蚀,精简的机构,收缩的权力,会一点点扩张膨胀。

    防止权力“反弹”的办法有一个,就是利用现成的行政压力体系。眼下的行政压力体系,是以政绩考核为中心的,GDP是核心指标。如果改变政府职能,连带着改变压力体系的指标内涵,从扩张型变成约束型,把改变政府职能,限制自身权力作为考核目的,从理论上,显然是可行的。

    但是,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行政系统一级管一级,一级考核一级,如果用来追求GDP,具有内在的动力,因为这样的追求,会给每一级政府带来越来越大的利益。反过来,如果考核目标变成层层约束,势必导致利益越来越小,好处越来越少。机构和机构中的个人,哪里来的热情和动力来做这样的事呢?改革之初,由于自上而下的强大政治压力,人们也许会勉为其难,一旦时间长了,压力松了,下面就一定会反弹。所有的约束性考核,都会变成具文。整个体系,转过来去做考核禁止的事情,似乎具有不可阻挡的可能性。

    因而,施加压力的可行方式,是中央层面带头,自上而下地不断施加压力,通过不间断地检查督促,确保各级政府的自我约束,不乱伸手,不越权。张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泰石正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泰石正

原稿件来源:中国青年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