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将开启市场活力之门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朱绍斌 徐兴堂)“转型”正成为2013年中国热门词汇,而作为转型的重要内涵,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大要务。此间观察者称,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作为一项重大决策,将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激发市场活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于11月召开,在历时35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当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将成为推动全局改革的重要突破点,而备受瞩目。
新创建的上海自贸区被认为是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被列为自贸区首项主要任务,凸显出中国政府在探求高效的管理、监督和执法模式以及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方面努力前行。
自贸区自9月底启动以来,关于在区内开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投资领域开放及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措施,引发了持续关注。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中国政府加快推进职能转变,意味着中国的改革还不到位,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影响了市场效率并导致不公平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王小广表示,多年的改革开放还是有问题遗留,比如非市场性的行政垄断。政府手持的过度行政审批权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对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也有诸多管控,这造成不公平,令市场缺乏活力。
他说,当前改革的方向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的核心是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并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政府应更多发挥“守夜人”角色,即减少政府“有形的手”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让市场自身发挥更大作用。
以自贸区为例,区内将探索要素市场开放、政府边界厘清和行政管制放开,而在自贸区建立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正是这样的尝试。
所谓“负面清单管理”,是指针对与外商投资相关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简言之,“正面清单管理”是规定企业“只能做什么”,而“负面清单管理”是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并以“清单”方式列示,法无禁止即可为,体现了“放权”的改革思路。
为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刺激市场活力,近年来,中央不断要求简政放权,国务院连续取消和下放了多批行政审批项目。近半年,国务院先后3次下发文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达221项,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职能。
根据国务院研究室的一份报告,中国早在1988年就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经过20余年探索,中国政府正在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并从封闭型、管制型向透明型和公共服务型政府过渡。
然而,虽然中国高层大力号召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形式主义和官僚之风依然顽固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仍紧抓权力,舍不得放手。
近期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成为舆论焦点之一。该幼儿园从开工到竣工,只用了不到14个月,然而前期审批和后期验收竟耗时两年。被披露的审批文件显示,该幼儿园的审批共计加盖了133个公章,其中政府机构公章62个,中介机构公章71个。丽水市审批中心副主任沈东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有些章根本没必要盖。
繁杂的审批程序极大地降低了项目效率,并削弱了经济活力,类似幼儿园的项目还妨碍了老百姓享受公共服务建设成果,而近年的反腐案例也揭示了权力集中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王小广说,中国政府机构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较大部门利益格局,在这种背景下,机构改革肯定会遇到阻力,而最大的阻力也是来自于政府本身。
但专家亦表示,政府也不能借放权之机当“甩手掌柜”,该管的也要管好,因为市场并非万能,缺乏监管的市场也会出现各种弊病,而管好的关键要靠法治。减少行政审批,是按照经济规律,让市场主体拿回自主权,政府部门要做的是盯住谁在做不该做的事情,让违法者受到处罚,付出代价。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