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在庭审中供述其6次收受2300万元的理由是参选中科院院士“需要花钱” 供图/新华社
9月10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上,因贪污腐败而落榜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竟然曾经离院士这一最高学术称号这么近。据悉,对于张曙光以参评院士为名索贿的巨额资金究竟花在了什么地方?司法机关正在进行调查。
铁道部力挺张曙光著作未“代笔”
2007年,张曙光被铁道部推荐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当年3月,张曙光邀请多名院士从北京坐动车到青岛参加铁道部召开的研讨会。中科院院士俞鸿儒说:“他把我们所的院士基本上都请了,可是我们这个院士学科是不一样的,我们几个院士一商量就没有去。那时会上好像就送礼送钱。”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两院院士郑哲敏说:“(2007年5月)我收到了几封反映他问题的信,但是没署名。据我了解发得很广。举报信提到,张曙光参评院士时的学术成果是假造的,超过百万字的两部著作是由铁道部官员出面召集数十位教授研究员在北京的高级饭店突击编写的,然后署上张曙光的名字。收到匿名信后,中科院曾组织调查组前往原铁道部调查。”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说:“铁道部给的回复是斩钉截铁的,是张曙光完成的,没有问题,盖了铁道部的红章。”但张曙光还是在当年的评选中以七票之差落选。
院士希望对贿选一查到底
我国院士增选两年一届。2009年增选,张曙光学术成果又增加了厚厚的两大本。这次他注明是主编而非专著。最终张曙光仅以一票之差落选,险些成为院士。
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说:“这个行贿究竟怎么行的,是不是有院士受了贿,这个我觉得要查清楚。”中科院院士俞鸿儒说:“院士、院士单位要自重。不能干这个事儿。即使有很大的学术成就也不能干这种事儿。个人的道德也是院士的一方面,没有道德的人就是学问再好也不能当院士。咱们现在背其道而行之,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
追访
单位可推荐院士存弊端 处理举报如虚设
多位院士在采访中表示,像张曙光这样希望在专业上获得权威认可的高官并不少见。
研究院士制度多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说:“现在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院士大体上是按照所谓副省级待遇。如果折算一下,一年我觉得一百万到五百万不是个问题。”
顾海兵说:“中国很多科研资源的分配又天然地和院士结合在一起。很多院士本身就掌握着很多评审权,这是无法估价的。所以说一个院士背后能影响的科研资源有多少?我相信几百万几千万这不是个问题。”
郑哲敏说:“拿项目看你有没有院士带头,这变成一种政策上的东西。而且培养出了许多学霸。一个是定位太高,一个就是给的特权太大。对一个单位的评价、申请项目、申请资金都有不合情理的一些优势。你看铁道部原部长也积极主张推院士。因为推上以后他跟上面说得上话,去拿大项目,去拿钱。”
对于院士在增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少专家都认为应该从制度上进行改革。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可以由研究机构、高校等推荐院士候选人。专家表示,这一种推荐方式容易滋生很多弊端。
顾海兵说:“要想解决张曙光之类的问题,首先要把口完全封死。学术的问题就回归学术界,而不是什么行政部门,也不是省市人民政府来进行推荐。”
专家介绍,正是由于单位推荐形式的存在,投诉举报的处理也就变得形同虚设。对于张曙光的投诉调查,铁道部回复的一枚红章就印证了这一点。所以加强对投诉人的调查也显得尤为重要。
采访中还有院士指出,院士的增选两年一届太过频繁,会造成候选人急于参评,而院士忙于评审的乱象,而院士群体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纪律性。郑哲敏说:“现在院士开会,有人说不敢说话,一说话马上就传出去了,那个人就知道了。你如果说坏话、说否定的话,那个人就恨你一辈子。所以这个院士本身的纪律就有问题。”顾海兵说:“我觉得张曙光的这一个案件本身并不意外,它具有必然性。不是在今天爆发也会在今后爆发。今后的改革还是应该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这样才能使得行政和学术之间不至于产生不良的循环。”
[ 责任编辑:吴怡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吴怡
原稿件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