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网购礼品电子支付快递送达 送礼披上“隐身衣”

2013年09月17日 08:19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网购礼品,电子支付,快递送达;购物发票可开“办公用品”、“会议费”

  送礼披上“隐身衣”(风清气正过两节)

  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中央要求提倡节俭之风,反对铺张浪费,坚决刹住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与往年相比,公款送礼的现象确实明显减少。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花样翻新的礼品和送礼手段,给“两节”送礼披上了“隐身衣”,甚至形成了灰色产业链,值得警惕。

  “网购+快递”,送礼更加隐蔽

  与以往提着各种礼品东奔西走不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快递”的形式,无疑让送礼变得更加方便和隐蔽。

  “两节”前,各地快递公司的工作量普遍有所增加。“不仅承运更多的网购商品,也有更多人直接找我们代寄礼品。”北京一家快递公司的主管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网店不仅可以把礼品和发票寄到不同的地址,还可以将发票内容开成“办公用品”、“会议费”等,为公款送礼提供便利。

  在京东商城,一家店铺售有面值从358元到3988元不等的阳澄湖大闸蟹礼券。该店的一名客服告诉记者,如果多买一些,可以把购物发票内容开成“办公用品”,而且每张券可以寄往不同的地址,再将发票寄到购买者指定的地方。

  在天猫商城,一家珠宝店售卖千足金、千足银制作的“金月饼”、“银月饼”等礼品,售价从3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客服告诉记者,只要买家自付运费,店家便可以把礼品分别寄到不同的地址,再单独把内容为“办公用品”的发票寄给买家。

  另一家网店的客服也明确告诉记者,开发票时可以开成“办公用品”或者“会议费”。

  一个短信即可送出电子礼券,甚至充话费也成为送礼手段

  与网购实物礼品并通过快递寄送相比,电子礼品卡和礼品券的出现,让送礼方式更加隐蔽。记者发现,不少电商都推出了电子礼品卡或礼品券,只要输入卡号、密码,就可以完成支付。送礼者通过短信把卡号和密码发给收礼人,即完成了送礼过程。

  “在线支付便捷省心,收送方式时尚环保,礼品兑换随心所欲。再也不必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家自称“中国首家电子礼券综合平台”的网站这样宣称。

  据介绍,这家网站销售的电子礼券支持提货、转赠、兑换等。礼券对应的商品既有普通的食品饮料,也有日用品、母婴用品、家居用品等,还有高档箱包、手表等奢侈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电商的客服同样表示,在该网站购买礼品,发票内容既可以开“礼品”,也可以开成“服务费”或是“咨询费”。

  甚至手机话费充值都被当成了一种“实用”的送礼途径:为收礼人充上数百元话费,再短信说明,双方不用见面,收礼人甚至无法拒绝,简便易行。

  “隐形”送礼有迹可查,完善监督才能遏制不正之风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殊认为,节日的礼尚往来原本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但现在节日往往成为不正之风大行其道的时机。

  专家指出,网购和电子支付等的普及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但是由于相关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也给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提供了可乘之机。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家电商都可以为礼品开出“办公用品”的发票,一些商场、超市也可以通过各种办法为购买月饼的消费者开出“办公用品”的发票。

  对于“送礼”涉及的发票乱象,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指出,首先要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管。同时,“发票登载的信息越多,意味着被非法利用的可能越低”。

  他认为,从技术层面看,加大发票管理力度,大力推广电子发票,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每个交易过程中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等内容详细记录在信息系统和发票票面上,能够方便税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交叉比对,有效降低虚假发票蒙混过关的可能性。

  “加强技术层面的监管固然重要,但完善财政预算决算制度、推进财政信息公开,让社会公众能够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才是治本之策。”张斌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家弘说,不论是向送礼对象的手机充话费、发送电子礼券,还是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购买礼品送货上门,都会留下电子证据。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实际上只是一种侥幸心理。

  他认为,遏制节日期间公款送礼,除了以技术手段保障外,还要更多依靠制度规范,建章立制,让人们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

  郭殊也认为,遏制节日公款送礼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如明确对“礼物”的界定,降低数额标准等。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