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审计机关审计了全国70多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7800多亿元,移送违法违规案件线索1.5万件,推动健全完善制度3万多项。
今年,成立于1983年9月15日的审计署迈入“而立”之年。记者连续数日采访审计署内部人士,了解到广受外界关注的审计报告究竟是如何“出炉”的。鲜为人知的是,审计长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虽然只有20余页,但其“真身”实际包含700多页的附件,全部在审计署门户网站公告,厚厚一叠,分部门、分单位、分项目详细列示了审计的项目、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的情况。
□编制计划
谋划周密提前调查评估
相关人士介绍说,审计项目安排是否科学,组织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更加注重在“谋”字上下功夫,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等,科学谋划和合理安排审计项目。
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每年发布的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为例,这是审计署一个年度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这份审计工作报告是所有审计项目审计结果的综合,而所有审计项目则最初来源于审计项目计划。在具体确定年度计划时,程序一是调查审计需求,初步选择审计项目;二是进行评估,确定备选项目及其优先顺序;三是综合考虑,科学编制年度计划。
全年的审计工作划分为“10月至4月、5月至9月”两个阶段,对能够纳入审计工作报告的重大审计项目尽量安排在每年的5月底前实施,以保证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内容的时效性。如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每年会由几百名审计人员组成约50多个审计小组,以进驻被审计单位为标志,在每年11月陆续进驻各中央部门单位,次年4月前完成现场审计。
□项目确定
重点资金连续跟踪审计
记者了解到,每年审计项目的确定具备五大特点,首先是立足法定职责。审计法赋予了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金融机构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国外贷援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等主要职责。
其次,体现整体性。比如2008年至2012年,审计署以财政审计为龙头,构建了财政审计大格局,同时注重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审计署直接审计与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相结合,实现全国审计机关一盘棋。
第三,着眼宏观全局。近年来,审计项目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关注的层次不断提高:从经济
领域向社会、政治和生态等领域拓展,如逐步加大对民生社保、资源环境和权力运行的关注力度;从查错纠弊向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提升。
第四,关注风险隐患。为深入揭示经济社会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会组织一些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如政府性债务审计、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投向审计调查等。
第五,坚持连续跟踪。制订审计项目计划不追求短期效应,而是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进行连续跟踪,提升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如对保障性住房就安排了5年期的跟踪审计,对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一些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也连续多年持续跟踪。
□审计方法
部委审计并非一头扎进账本
和公众想象的截然不同,审计人员并不会第一时间就一头扎进财务账册的审计当中,而是要先开展审前调查,包括调查了解国家宏观政策,行业发展状况、法规及财务制度,被审计单位行政、财务管理体制及内部控制情况,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以前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等。在详实充分的分析后,审计人员还要制定“审计实施方案”。这些过程可能就会花费整月的时间。
“功夫在诗外”,被审计单位的账务及业务等信息千头万绪,数据庞大。但只要审前调查扎实,充分分析,制定的“审计实施方案”合理,人员分工合理有效,审计人员通过检查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关注重点项目和重点支出,抽查一定数量级以上大额账务及业务等手段,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方法对财务和业务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再根据异常线索到实地延伸,在较短的时间内往往就能发现不少违规问题。
以今年审计报告关注的“出国费”审计为例,审计人员主要是检查了各部委专门负责出国业务的内设部门,并逐笔核实了审计时段内的每笔相关报销单据,在全面汇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因公出国(境)费预算管理不够严格,存在一定铺张浪费”等结论。
□汇总报告
重点找出多部门共性问题
虽然各项审计难点重重,但在审计层面上,这其实还只是类似“买菜”的初级过程。将各个审计项目的情况、各个审计小组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类汇总,在全年审计工作总体思路和框架的基础上,提炼出审计工作报告的核心思路,并用这个核心思路把主要问题逐个串联起来,呈现给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乃至亿万公众,让他们能够一目了然地深刻体会到审计工作的思路以及审计发现问题的特点、共性和建议,这才是最难的“做菜”环节。
例如,一个问题如果只有3个部门存在,很可能这是偶发事件,但如果有30个
部门都有,那就可能反映体制机制上存在问题。而这类问题经过汇总提炼、分析原因后,就很可能出现在审计工作报告当中,因为这种共性问题,更能反映出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漏洞,而审计也要针对性提出相关建议,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深化改革。
□结果公告
1999年起首次点名曝光
1998年,审计署因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职能,更直言被审计单位问题,引发了被媒体称为“审计风暴”的审计浪潮。
从1999年开始,审计署首次开始在审计工作报告中曝光部分发生违规问题的单位。2000年起,审计署在审计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加大点名范围。
2003年12月,审计署发布了我国第一期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署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告”。2004年,首次试点公布了9家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
果。2006年开始,审计署公告审计结果实现制度化。
2008年,审计署进一步提出要强化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提前发现问题促进整改预防违规情况的出现,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2008年以后,从公告时效看,无论是审计结果公告,还是向全国人大的审计工作报告,其反映内容的时效性逐年增加。2009年,审计署计划安排作了调整,尽可能地围绕着当年的账目展开审计,要求各审计小组自进驻被审计单位至汇总信息并形成报告,应在3至5个月内完成。这样,审计内容及时性得以大幅加强,包括预算审计在内等,不少审计公告都直接反映的是对上年问题的审计。由此从2010年开始,审计报告反映的关于2009年度的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情况,大部分项目都是2009年度的。随着审计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截至2013年8月9日,审计署共发布审计结果公告171个。2008年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发布审计公告16000余篇,截至目前,大部分审计公告都体现的是对上一年度问题的审计结果。(记者 赵鹏)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