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记者手记]走近救捞人:守护海上的安全卫士

2013年08月21日 15:0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原标题:[记者手记]走近救捞人:守护海上的安全卫士

    8月7日,北海救助局“北海救112”轮的队员在烟台进行弃船救生演练。新华网记者 袁晗摄

    近日,我跟随中央媒体采访团,深入到北海救捞系统的三个单位采访。听完数十位救捞人的故事,我的心灵,一次次的被震撼着、感动着。

    潜水员祖旭峰,在救捞系统一干就是三十多年。2006年8月4日,在救助倾覆的“富华1号”船上两名幸存者时,在船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的情况下,他将呼吸器给了别人。我问他:“呼吸器是你们潜水员的“救命器”,你把它让给了遇险者,却把自己置于危机四伏的险境,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的回答令我无言,“当时确实没想那么多。就一个想法:找到他们了,就一定设法救他们出去,我坚信我们每一名救助潜水员在当时的情况下都会做出同我一样的举动。”

    于军,2008年9月,任“芝罘岛”船代船长,妻子生病做手术,正赶上在蓬莱执行19-3膨胀弯水下吊装任务关键时期,他硬是硬着心肠直到圆满完成吊装任务后才回家。

    于守海,年近60,仍奋战在救助一线,曾参与非常惨烈1999年的“大舜轮海难”和“5.7”空难打捞工作。谈到这几十年的救助感受,他非常平静的说,“面对死亡,名利皆是浮云,人最珍贵的是生命!”

    至今,一个个的救捞人的名字和故事在我脑海里还是一直不断的闪现着,很难想象在如此浮躁的现代社会,若不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还有这么的一群人,有如此崇高的精神境界。

图为“北海救203”轮上两个80后水手在甲板上作业 新华网记者 袁晗摄

    记得第一次踏上北海救助局的救助船,第一眼就被挂在甲板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所吸引。一位船长告诉我,在执行救助任务,看着五星红旗随着救助船舶在风口浪尖上穿行,心中就充满无上的神圣感。

    为了这在浪尖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为了第一时间把遇险人员救出来,每一个救捞人都必须面对着深沟高垒的“孤独关”。海上救助,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实施好动态待命,救助船员在船上一待就是几个月。对于长期厮守在救助船上的救捞勇士们来说,他们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

    一个80后的三管轮告诉记者,“没有救助任务时候,船在海上抛锚24小时值班待命时,有时就会通过这个小小的窗户,看看无边无际的大海和海鸥来解解闷。”新华网记者 袁晗摄

    这些海上救助勇士们大都是青壮年,上有老下有小,他们必须天天面对又不能不面对的是严峻的“生活关”。谈起家庭,总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他们作为人子、人夫、人父责任的“缺位”而带来的发自内心的愧疚:错过了孝敬父母的时间,错过了与妻子团聚的时间……。

    而妻子则大都无缘与他们花前月下。他们有的孩子尚小,父母老迈,她们要替丈夫教子,替丈夫尽孝。一个个身单力薄的女人,顶起了家庭全部的天,有时感觉撑不住了,也不愿告诉正在执行救助任务的丈夫,生怕他们分神和焦虑,把柔弱当成坚强,已成了她们的“共性”。

    北海救助局大连救助基地主任于卫政最了解救助队员们的心思,他说:“我们救捞人,不怕玩儿命,就怕寂寞,不怕有危险的救助,就怕闲着无事可做。”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都是待命的重要时刻。

    每逢大年三十的晚上,当绝大多数家庭听着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释放着一种情绪寻找团聚感觉的时,我们的救助队员,遥望着万家灯火却有家不能归。但这千种思念、百般酸楚还是化作了铮铮豪气,“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享有了这份光荣,就应该有这份承担。”

    (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泰石正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泰石正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